民进会员吕安迪:去村里,筑一个话剧梦
发布时间: 2024-04-19 15:37:49
“两位小演员再往前来一步,对,那边再加一把椅子!这里位置记好,我们整体走一遍戏。三,二,一,开始!”桐乡90后导演吕安迪话音刚落,小朋友们就迅速进入状态,一边像模像样地“走戏”,一边关注吕安迪的指挥,其间偶尔有工作人员根据需要调整道具位置。
这是乌青剧社近日在桐乡城西村文化礼堂内彩排话剧的场景,该剧是根据浙江第一部电影故事片《人小志大》改编的同名儿童剧。不断在剧场里跑前跑后的吕安迪,就是乌青剧社的社长,也是剧组的导演。
今年,是乌青剧社与梧桐街道城西村文化礼堂合作展开社会化运作试点的第二个年头,吕安迪信心满满:“我们越来越相信,乡土是我们最好的创作土壤。”
首部原创剧小有成就
吕安迪是民进会员,一个地地道道的桐乡人,对茅盾、金庸等名家,他从小就耳濡目染。
与戏剧结缘,要归功于一档电视节目。“小时候,可以看的频道很少,但每次打开电视,都能看到中央电视台的《曲苑杂坛》节目,觉得好看、爱看。”吕安迪表示。
后来,吕安迪参加过戏剧相关的展演,但并未受过专业训练。2013年,吕安迪读高三,第一届乌镇戏剧节开幕,但当时他正在备战高考,只能趁暑假在线上看视频“解馋”,“那几天,我不停地刷新闻、找视频,就像上瘾一样,越了解就越想进入戏剧世界。”
源于兴趣,吕安迪顺利考入重庆一所大学的表演专业,真正踏进了戏剧行当的大门,“当时我立了一个目标——参加乌镇戏剧节。”按照主办方要求,参加乌镇戏剧节必须以团队为单位,这可怎么办?一心圆梦的吕安迪下定决心:成立剧社。
“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最初的团队甚至都不能叫做“剧社”,因为只有3个成员,并且都是表演专业的学生,“说白了,只学过演戏”。然而,为了实现走上乌镇戏剧节舞台的目标,吕安迪并没有放弃,而是作为牵头人,主动承担起编导工作。
有了团队,具体演什么?历史上的乌镇很富庶,在各街巷的当铺里,很多大户都经历过一些动人心弦的故事,吕安迪团队认为这一素材值得一试。于是,写稿、试戏、改稿、定道具……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不断打磨作品,甚至中途曾经完全推翻过一个版本。终于,在2016年的第四届乌镇戏剧节上,吕安迪与朋友们以“乌青剧社”的名义展演了原创剧目《当》。
“这部作品前后共演出了6次,效果一次比一次好!”吕安迪表示,首部话剧的小成就让他坚定了“要吃这碗饭”的信念,于是在2017年正式向工商管理部门注册了“乌青剧社工作室”,踏上了戏剧之旅。2016年至2022年,乌青剧社连续六届参加乌镇戏剧节演出。
把乡情“带在身上”
首战告捷固然令人喜悦,但吕安迪并没有放松。
“在乌镇戏剧节展演的剧目,不仅有话剧,还包括肢体剧、傩戏、木偶剧、藏戏等形式,这些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吕安迪说。这样的冲击,让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乌青剧社如何走出差异化?
他想起了自己2016年拜的曲艺师父,“师父是说评书的,剧目中有很多本土故事。”吕安迪发现,不知不觉中,自己早已积累了不少素材,于是他将其中适合做成话剧的单独拎出来,去找师父进一步请教,再通过采风、查阅资料、问询专家完善素材。
除此之外,有一些剧目取材于多年以前的生活。比如小剧场话剧《蚕花娘娘》,灵感就来源于吕安迪儿时的记忆,“那时候在农村,许多人家里都会养蚕,当时大家都拜蚕花娘娘。”后来,他了解到这不仅是桐乡的习俗,在江南许多地方的农村都有关于蚕花娘娘的传说,于是依此创作了同名剧目。
乌青剧社大多数创作都围绕嘉兴本土元素展开,除了单个原创话剧,还有原创系列话剧——《故事里的家乡》和《故事里的大运河》,其中《故事里的家乡》入围“戏剧中国2022年度优秀剧目”。
“每一部作品的成功首演,都让我们非常有成就感,但也会遇到一些挑战。”吕安迪告诉记者,单是写剧本就非常熬人:“白天要处理工作、回复信息,很难静下心来创作,所以经常要写到凌晨两三点。有时手头同时有好几个剧目,就更不能停下来。”为了挖掘灵感,吕安迪时常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有灵感就记下来。大运河畔、古镇深处都曾出现过他的身影。
同时,寻找艺术和现实之间的平衡,也需敏锐的判断力。比如剧目《湖中“画舫”》是关于王会悟和红船的故事,过去其他文艺作品中也有所呈现,但乌青剧社发现大部分作品虽然艺术效果好,却与真实历史有出入,“既要保障故事性,又不想牺牲它的真实性,所以很多时候要做出取舍。”
为什么乌青剧社要坚持本土化创作?“也许,文艺青年都会有一个夙愿,就是把乡情‘带在身上’。就像歌手唱家乡那样,我作为一个桐乡人,拿出的作品一定要有本土符号。”吕安迪腼腆地笑着说,乌青剧社作为南方小城的民营话剧团,以江南文化为立足点理所应当。
在乡村寻找广阔天地
从文艺创作的层面来看,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资源更加丰富,受众群体也相对广泛,吕安迪为什么会把目光落在农村?
“说起来,这是一场意料之外的双向奔赴。”吕安迪告诉记者,2022年6月,桐乡市委宣传部找到乌青剧社,表示文化礼堂需要有更多样化的发展,而乌青剧社的成员作为青年创客,也一直非常渴望能拥有自己的一座剧院,酣畅淋漓地演出自己的剧目。因此,乌青剧社于2023年3月正式入驻梧桐街道城西村文化礼堂,并在政府的支持下将文化礼堂改造成了“黑匣子剧场”。
“这不仅是一个舞台,也是我们创新创业的基地。”吕安迪告诉记者,乌青剧社一方面可以借助场地进行商业演出、剧目制作,保障剧社的正常运营,另一方面也会在桐乡市委宣传部和梧桐街道支持下,将部分优质剧目回馈给村民,在文化礼堂举行公益演出及文化活动。“排练过程中,我们时常开放,让村民加入讨论,并且邀请他们参观、试演。”
2023年全年,乌青剧社在城西村文化礼堂举行的演出及活动共有上百场,占据了剧社全年演艺活动的大头。
“如果说文化礼堂是我们实现创新创业梦想的舞台,村民们就是我们的‘大后方’。”吕安迪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乌青剧社在城西村文化礼堂安排了一场演出,众多熟悉的面孔中,一个面生的小男孩从走进剧场开始就非常兴奋,看戏时更是目不转睛。吕安迪说:“我一打听,才知道他住在村子的另一头,距文化礼堂有一段距离。当时他得知我们要演出,就缠着大人一定要来看。”后来,这个孩子成为了剧院的常客,萌生了对戏剧的浓厚兴趣。
“乌镇戏剧节的火爆让我们知道,大家爱看话剧、需要话剧,但每年乌镇戏剧节只有几天,更多时候则要等待。”因此,“让人们想看话剧就能看到”,在乡村寻找广阔天地,成为了整个乌青剧社的工作重点。
如今,乌青剧社已在城西村文化礼堂成长了一年。一年里,吕安迪始终笔耕不辍。一副木框眼镜和一支激光笔就是他工作时的“行头”。
“比起导演的身份,我更在意的是演员们的舞台体验和作品呈现的效果。”吕安迪表示,“在创作上,我的初心从来没有变过——尽自己所能,让演员们在舞台上绽放艺术生命。”
说到日后的打算,吕安迪表示,他想带领乌青剧社继续在乡村深耕,让话剧艺术走进人们的生活,并“做纯粹的人,脚踏实地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