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海曙:反哺桑梓 何以“青蓝接力”?

发布时间: 2024-03-29 14:21:24    来源: 综合处 浏览次数:

一个与家乡的慈善之约,父子二人27年坚守如初;一座家乡的公益粥坊,祖孙三代齐力奉献……在宁波海曙,“乡”,是老一辈心中牵挂不舍的情愫;“乡”,亦是年轻人脚下为之奋斗的热土。

反哺桑梓,何以“青蓝接力”?在这里,你总能寻到答案。


“青蓝接力”,离不开一抹乡愁


“陈敏春先生意向捐赠100万元。”近日,海曙区委统战部的工作人员在放下一通来自香港的长途电话后,在笔记本上郑重记下了这样一句话。寥寥数语,背后却有着一段长达27年的慈善之约。


原来,陈敏春是浙江省“爱乡楷模”、宁波市“荣誉市民”陈绍华先生之子。陈绍华少小离家,后长期旅美并在香港定居,但心中从未放下过对家乡海曙的牵挂和支持。自1997年开始,他和儿子陈敏春连续27年向海曙的教育卫生事业捐赠善款近2000万元。


翻开父子二人长长的捐赠清单,27年间厚重的爱心印记令人动容:1997年,为海曙区广济中心小学改扩建工程捐赠500万元;2000年,捐资400万元助建海曙区南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捐赠200万元设立广济“哲英奖助学金”及“哲英科创基金”;2021年,向章水镇幼儿园捐助30万元……即便在父亲陈绍华先生去世后,陈敏春也从未停下过善举。


父子俩为何对家乡如此一往情深?这或许也离不开家乡的热切回应:陈绍华多次受到隆重邀请,回到家乡见证家乡发展。每一笔款项落地后,陈敏春总能第一时间收到新医院、新校舍落成的影像以及乡亲们真诚的感谢。去年借着海曙(香港)联谊会换届的契机,“老家来的人”还专程在紧凑的三天行程中挤出半天时间,登门看望了这位老先生……


以情暖情、以心交心,是海曙做好乡贤工作的最高准则。以2023年为例:年初,海曙区举办史上规格最高的“优商招商大会”,拿出最高礼遇邀请乡贤们回来看一看家乡的山水风情;年末,区委主要领导带队又远赴深圳,和来自五湖四海的乡贤们团聚一堂、共叙乡情;这一年海曙区“村晚”,坐在第一排“C位”上,依旧是受邀而来的乡贤们……乡愁不断,情谊不断,回馈桑梓之心便会代代传承。


“青蓝接力”,离不开一方平台


在海曙区鼓楼街道文昌社区,有一座“百岁粥坊”名气不小:自2015年开办以来,已在3000多个早晨里累计供应15万份“1元”粥……这家众筹的公益粥铺能坚持运营多年,离不开热心居民和爱心企业的共同助力,而在店里张贴的“爱心捐赠名单”中,一家祖孙三代的名字尤为引人注目:沈秀凤、刘海萍、沈梦婕。


“外婆每个月都要来粥坊捐1500元,虽然金额不多,但这件事她已经风雨无阻地坚持了8年,我们都深受她的影响。而且母亲是鼓楼乡贤理事会副会长,我是街道侨联副主席,更要不负所托,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作为一名“海归”,多年的留洋经历和年轻人灵活的思维让沈梦婕想出了更多“金点子”:2023年11月,在她的牵线下,鼓楼街道侨联赴海曙区横街镇最偏远的竹丝岚村开展“侨助共富”文化走亲、惠民服务活动,精彩的文艺演出、义务理发、理疗……让高山上的村民们连连“点赞”。沈梦婕还在这次活动中“看上”竹丝岚村得天独厚的山货,决定包销村里因运输不便滞销的竹笋、芋艿等农产品,并将此作为“百岁粥坊”的食材供应给食客们,让爱心形成了联结城乡、奔向共富的圆满闭环。


“对于像这样受家风熏陶、有创意、有干劲的年轻一代,我们创新建立了‘基层侨联轮值制度’‘共富带头人计划’等制度机制,为他们赋予更多身份,打造更大平台,以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爱乡情,为海曙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鲜血液。”海曙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青蓝接力”,离不开一股助力


传承,不是一场简单的“接力”。如何让新生代企业家们不仅在事业上能“接棒”,更像父辈们一样在心里有归属,也是海曙近年来深入思考并不断探索的课题。


思想上要“聚”,打造“青蓝共曙”品牌,不间断举办青蓝研学、青蓝论坛、青蓝思维训练营等活动;搭建“曙商大讲堂”宣讲平台,邀请知名企业家“自己讲、讲自己”,发出曙商“好声音”;在浙江日报新媒体平台刊发“海曙·领跑”系列宣传专栏40余期,以榜样力量提振发展信心。政治上要“荐”,扩容新生代企业家人才蓄水池,近三年共推荐69名优秀新生代企业家担任各级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工商联领导班子职务,在区工商联企业家执委中新生代企业家占比超过30%。事业上要“帮”,打造宁波市首个“创业工坊”,建立企业家传帮带制度,精心选聘30余位优秀老一代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2023年组织赴深圳比亚迪、杭州万事利等名企研学7次……


诚如海曙区委书记所承诺的那样,“能松绑”的政策、“归曙感”的环境、“都有解”的状态让新生代企业家倍感珍视,携手书写出更多反哺桑梓、“新新”向荣的动人故事:全面参与“村企结对·助力振兴”专项行动、山海协作以及美丽乡村建设,设立海曙区新生代“山海情”创业基金,先后与贵州黔西南、四川喜德县部分村结对,捐赠帮扶资金50余万元,签订消费帮扶项目总产值2.2亿元;开展感恩海曙·新生代爱心行”活动,累计认购公益创投项目25个,捐款捐物超过400万元……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乡情在年轮中积淀,在传承中升华。任凭岁月变迁,只要乡情是一支唱不完的歌,在一代代“青蓝接力”中,海曙区的焕彩图景必将愈发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