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升级跃迁,浙商“用世界的眼光”看发展

发布时间: 2024-03-12 16:45:59    来源: 浙商杂志 浏览次数: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已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并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是推动“地瓜经济”提能升级的关键所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不仅包含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还包括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这是当下大量先进制造企业正在追求的事业。近年来,浙江发挥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全力贯通产业链供应链,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韧性新跃升。

浙商群体也正在发挥自身优势,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

张天任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作为新能源企业代表,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清洁能源的应用和智慧能源系统的开发与建设,全面打造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两大千亿级产业生态。我们坚信,储能将成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感到我们坚持走的路是正确的、前景是广阔的。

未来,我们一定会坚定走下去,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产业链、供应链,推动分布式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型储能,将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曹祥来 浙江祥邦科技董事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祥邦科技作为光伏封装胶膜的领军企业之一,近年来在,在降本增效、技术创新方面持续大规模投入,在金华浦江投资建设胶膜行业首个数字化工厂——祥邦永晟未来工厂,致力于打造一个制造模式创新、管理现代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工厂。

未来工厂作为一个样板生产基地,后续将推广到祥邦各个生产基地,不仅实现生产线的无人化、少人化,还将促进制造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

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需要人才支撑。近年来,祥邦科技构筑集聚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引进了7位博士和博士后,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坚定不移走好产学研结合、科工贸一体的创新发展之路,努力做好延链、强链文章,努力实现更大效益。

蒋卫新 辽宁省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沈阳市宏富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对于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的政策,我看到的是国家对我们企业家更高的产业链管理要求。

现在受国家老龄化和新生儿出生率影响,国家人口越来越少,过去的消费观念和需求也在发生着转变。对于企业而言就注定需要走低成本战略路线,不断优化产品价格构成,优化产业链与供应链管理,为社会奉献品质优良价格适宜的高性价比产品。

如今,不少企业都出现人才流失情况,大企业生存下去很难,因此,注重人工智能创新流水线是发展趋势。另外,国家要更重视和保护民营企业创新发明的国际国内专利技术。

企业要生存下去,一定要重视中国品牌走向国际品牌。要打造成百年企业,国内、国外市场均要有所涉足,按照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调整掌握平衡。

周科坝 黑龙江浙江商会副会长、哈尔滨徐一菲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认为,要用“世界的眼光”来看产业链的发展,线上线下打通,国内国际打通。

我们公司立足于东北黑土优品,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线,生产环境是30万级洁净车间,按美国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的要求进行品控。

目前许多国内头部连锁便利店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像罗森、十足、中石化易捷等。我们的供应链不局限于国内,产品还出口至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把健康优质的农产品提供给更多人,让全世界的消费者都能吃到东北黑土地上优质的农牧产品。

孙哲仓 辽宁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丹东浙江商会会长、丹东市电机泵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对于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的政策,我认为就是要在优势产业地区,引导上下游产业集聚,从而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今年是中朝建交75周年,丹东正处于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政策叠加的红利释放期、发展动能的加快集聚期、产业升级的转型关键期、跨越赶超的发展窗口期,招商工作是重中之重。

如何发挥丹东现有产业优势,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来丹东发展,一是政府要有吸引力的招商政策;其次是要先行筑巢引凤,让来投资的企业以更低的成本,更短的建设周期,让企业快速进入运营节奏,尽快实现盈利目标。

何盛华  宁波数益工联创始人

政府工作报告将“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列为今年重点工作,让中国制造业逐步向高端产业链延伸。特别是制造业工厂数字化,有力推动了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升级。

比如,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新能源汽车,从整车到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再到上游的原材料等,从铝矿、铝板再到整车,数字化助力整个生产链路的信息打通,从而提高整个产业链效率,进一步构建上中下游产业链生态,推动形成更有影响力的产业组织,最终推动供应链向更高级别的数字化优化升级。

沈雪龙 杭州耕匠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匠老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关于如何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我有以下看法:

每个不同行业的具体关键点是不同的,但在目前整体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中,可能产业链中的每个环节节点,都会想要下决心重构。

以前产业提倡,转型数字化,现在更须意识到,转型升级到“AI智能化”。结合我自己的公司而言,帮助产业各环节,从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可能是我们这些小企业机遇。

我们这些赋能产业服务的小企业,要为产业中私有大模型应用作开路先锋。要认真研究国外的先进Ai,如chatGPT(文本大模型),Dall-E(图像大模型),Sora(虚拟世界模拟)。

要研发出适合各具体产业的Ai智能化支撑服务,如我公司也研发出"花材产业的智能化底层支撑服务系统",已应用于该产业的各环节,智能化后真正提升产业效能。我们还继续研发其它产业,为之赋能。

另外,在帮助产业企业的智能化构建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