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来了!这把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浙商正在加紧布局
发布时间: 2024-03-12 16:42:10
从去年的AI语言模型ChatGPT,到今年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一系列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相继问世,让所有人直观地感受到未来已来。
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之后历年的报告中都是热门关键词。今年的政府报告中,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在2024年十项工作任务中“前排亮相”,凸显了国家对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今年年初,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发布《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27年,浙江成为全球重要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高地。
为了抓紧这把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浙商正在加紧布局——
屠红燕 全国人大代表、万事利集团董事长
杭州亚运会期间,浙江丝绸展示了从现场设计到生产再到成品交付仅需2小时的惊人效率,而且全程无污水排放,这背后得益于一台集喷印、后整理等全工艺流程于一体的无水印染一体机。这也是我们历时十年,通过AI+印染产业的探索,研发出的数智化技术。
这项“一体机”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在空间上,以前办一个印染厂至少需要5000平米,现在只需要50平米,印染设备在门店甚至办公室;在效率上,以前印染面料起码要500米起步且工期至少半个月,现在1米面料就可以下单,2小时就能拿到成品,给“先销后产”,解决纺织服装行业的库存痛点提供了可能。它还在绿色、环保、低碳等方面实现了突破,用它,污水排放可以减少99%,印染节能40%-50%,染料用量降低20%-30%。目前,该项新科技已经获得了超过15项专利的申请,实现了丝绸行业超过500万米的产业化应用推广。
这样的技术,对我们传统纺织印染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也是“AI+”的一个生动实例。我们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同行也能应用这样的技术,实现生产模式、绿色节能和产业链等方面的创新。
葛炳灶 全国人大代表、今飞集团董事长
十多年前,我们企业就开始往人工智能方向发展,制造业要发展,必须进行“人工智能+”。事实证明,当时我的判断非常正确,我们集团有两个生产基地被评为浙江省未来工厂,两个工厂的人均生产率提升了70%以上,至少减少15%的成本。其中,旗下上市公司今飞凯达携手中国电信、华为联合打造的金华首个“5G定制网+F5G工业PON”全连接智慧工厂,通过自研的MES平台和智能仓储系统,使得智慧工厂实现了自动化排产、机器视觉+X光探伤高效质检,生产状态全流程可视,且产品质量全生命周期可溯源。 人工智能化、数字化是制造业创新的重点方向,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规避传统管理下的许多漏洞。当然,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需要创新型人才支撑,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需要强化数字化转型观念,从制度、流程入手,将数字化观念渗透到公司所有层级。
刘威 花脸数字创始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让国内从事人工智能的创业企业深受鼓舞。在数字经济进入“人工智能”的大趋势下,国家高度重视,并作为国家战略大力扶持,这将大大推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
2023年OpenAI发布GPT后,将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带入新纪元。中国从人工智能算力、到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全领域的创业企业如火如荼。我们花脸数字,发布了AI数字人服务平台,将人工智能应用推向市场,我们的AI数字人帮助2000+企业实现了数字人服务。此外,我们还在积极布局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数据标注、边缘计算业务。在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今天,我们快速把握人工智能机遇,市场订单和需求也纷纷找上门。
放眼全球,人工智能产业中美的差距还是很大。行业的发展需要政策、人才、资本、市场的多轮驱动,目前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还面临着人才供给不足、资本投资环境遇冷、市场需要教育、政策需要大力支持的问题。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很振奋人心,我们坚信在国家大力支持,资本、人才、市场的加速驱动下,我们会快速赶超。
樊星 顺网科技CEO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凸显了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这几年,ChatGPT、Sora、Claude3等大模型的涌现,标志着生成式AI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加速演进,而加速的背后离不开算力的有力支撑。同时智能算力已成为算力基础设施中占比最高的部分,且训练成本正迅速下降,预示着算力将更快速普及至各行业。这也意味着推动算力实现普惠化、泛在化、标准化,是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重点。 顺网科技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多年,其多层次算力服务布局满足了用户对算力的多元需求,算力云业务和智算中心业务分别满足传统云服务和AI核心场景需求,实现了算力的普及与可及性。同时,顺网科技在AI应用上创新实践,率先提出“智能陪伴”概念,通过灵悉智能体引擎和“顺网唠唠”AI应用,为用户带来全新AI陪伴体验。未来顺网科技将继续深耕“人工智能+”领域,以算力服务为基石,整合AI能力,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赖才达 剂泰医药联合创始人、CEO
我特别关注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的结合。人工智能正在“引爆”全球各行业,并已成为生物医药创新的巨大助推器。 借助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等技术,人工智能能够精准高效地筛选和设计药物分子,极大提升了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正是基于这波科技浪潮,我们果断布局了AI+制药领域,利用领先的药物递送和发现技术,专注突破性核酸药物和小分子新药的研发。我们相信,AI+制药产业将在未来几年内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一大焦点。 杭州作为一座“数字之城”,在人工智能领域已走在全国前列。在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的交汇点上,也同样汇集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如剂泰医药、德睿智药、西湖欧米等。在国家的政策指引下,我们期望杭州能够崛起更多龙头企业,形成完善的产业集群和生态链,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和创新药物。
宋宁 杭州德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人工智能+”行动的开展,将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有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我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杭州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领先城市,有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和人才聚集优势,基于杭州在过去20年的数字经济产业基础,可推出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例如:对人工智能中小微企业分层、分级进行支持与管理;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如算力等方面给予企业以补贴和优惠政策;设立人工智能专项人才基金,对相关人才进行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与高校联合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开展专项人才招聘活动等。 通过以上政策和资源支持,可聚集并培育一大批“人工智能+”企业落地发展,打造“人工智能+”开发先行区,为杭州创造重要的发展新动力。
何盛华 宁波数益工联创始人
对于企业而言,人工智能已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和工具。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所有AI都要建立在数据、算力、算法的基础上,可以说没有数据就没有AI。 数益工联正在做的,就是助力所有制造业企业获取底层数据,搭建工厂数据底座,在未来用海量工业数据结合算法算力,逐步推动工业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目前数益工联也在加快推进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高校的产学研合作落地,持续研发提升工业大数据分析、APS(高级排产,Advanced Planning System)等,助力制造业企业的智能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