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青”力量 打造“虞青春・同心荟”特色品牌

发布时间: 2024-11-07 09:24:20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浏览次数:

凝聚“青”力量 

打造“虞青春・同心荟”特色品牌

绍兴市上虞区委统战部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统战部“1156”突破性抓手,绍兴市上虞区委统战部以“同心荟”扩面提质“5678”工程为目标,以“越联越享・同心荟”为总品牌,聚焦青年统战成员,着力打造“虞青春・同心荟”特色品牌,建平台、强引领,凝人心、增活力,努力为全省“同心荟”扩面提质提供“上虞样板”。

缘起:“青春之城”筑巢引凤

“虞青春・同心荟”的成立发展背后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工作基础和人文基础,两者双向奔赴、相得益彰。

良好的发展态势为“虞青春・同心荟”集聚人气。近年来,上虞区全力打造“青春之城”,活力城、未来城、文旅城等一批示范性区块形象初显,邵逸夫医院、盈峰环境、地铁二号线等一批引领性项目落地投产,曹娥江众创空间、谢晋影视小镇、里直街轻食商铺等一批特色化场景上新出彩。2023年区域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百强区第29位,为特色化打造“虞青春・同心荟”品牌打下扎实的产业基础。

良好的工作基础为“虞青春・同心荟”增强底气。新联会成员的身影活跃在上虞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组建全球路演中心,常态化召开“董秘圆桌会议”,组成67人的“凤凰跃升”专家服务团,为全区45家已(拟)上市企业提供公益服务;联合12家在虞高校研究院开展10多场“科学家+企业家”面对面活动,助力产教研深度融合;与11个村(社区)结对和美学堂,组建17个近500人的志愿者队伍,助力新农村建设。《“凤凰领航”新阶层,锻造“之江同心”生力军》入选“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全省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选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典型做法在省委统战工作会议上书面交流。

良好的创业氛围为“虞青春・同心荟”积蓄朝气。推陈出新青年创业“背包客”、青年学子“归巢燕”、青年人才“虞泊居”、青年生活“潮乐汇”、青年联谊“甜甜圈”等一批青春化行动;积极打造以场地租金“零费用”、注册登记“零跑腿”、水电成本“零支出”、培训交流“零距离”为主要内容的“零创湾”创客空间;组建运营“里直街・同心荟”“卧龙・同心荟”“覆卮山・同心荟”等有代表性的“同心荟”阵地,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和个性肌理。

聚才:里直街里的主理人

在上虞区委统战部的培育指导下,“里直街・同心荟”逐渐成为加快文化商业街区建设、推动古运河畔“文商旅、产城人”交融互促的新气象,律动“古运河重生”的强劲脉搏。

一个可承载的平台。里直街是上虞的一条老街,承载着老上虞人的集体记忆。团队历时三年、借鉴10多个城市的成功经验使其功能再生,打造成集文商旅于一体的“老城会客厅”,昔日运河商贾贸易繁荣的景象重现于新生的里直街。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归国留学人士等来此创业、定居,为“里直街・同心荟”提供了一个可承载的平台。

一支有情怀的团队。里直街里聚集了28位主理人,平均年龄38岁,其中90后10人、00后2人;25人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2人为侨界人士。“里直街・同心荟”每月组织一次外出考察,每季召开一次会议,定期不定期邀请诸如城市田野小组、千屿音乐、山羊戏剧工作坊入驻,举办各类特色活动、分享经营理念、民主决策公共事务,共同的理想目标、对事业执着的追求和能玩在一起的爱好把这群人凝聚在一起。

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通过开展河畔青年艺术节、春晓学堂、“春之邀”换书集市、陈十八快闪诗会、“找月亮”中秋活动、滚烫生活音乐会、坂本龙一影展等系列活动,使“里直街・同心荟”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最典型的是四座文保建筑被打造成为“同心荟”的公共节点。大王庙被改造成“同心荟”综合活动空间,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建言献策等八大功能,以政治引领人;陈宗海道台府变身“同心荟”公益书院,着力挖掘本地文化、举办各类文化沙龙,开院一年半以来已举办“春晖长咏”“运河印象”等文化展览9场,各类沙龙几十场,以文化育人;大东轮船公司变身“同心荟”艺术空间,在展陈青瓷、珠宝等艺术品的同时,组织各类艺术雅集,以艺术留人;振华旅馆变身“同心荟”美食派对空间,在味蕾触摸“虞舜十碗头”的同时联谊交友、碰撞创业创新火花,以美食暖人。

一条可复制的经验。在“里直街・同心荟”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三条原则,即:“平台+组织”原则,寻找业态初具规模的平台,依托原有的创业班底,导入统一战线丰富的人脉资源、信息资源和组织资源,陪同平台一起成长,并有机融为一体。“市场+行政”原则,在平台运营过程中始终坚持市场化运作,区委统战部以幕后人的身份,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到”。随着原有平台和业态的发展壮大,积极摸排从业人员的基本信息,引导加入合适的统战社团,双向奔赴确保“同心荟”行稳致远。“政治+经济”原则,自由职业人员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但相对松散、政治敏感性偏弱,通过“同心荟”等统战组织,开展各类有益身心的活动,潜移默化强化政治引领,画好最大同心圆。

赋能:“最懂年轻人”的城市

上虞区委统战部坚守“兴趣聚人、温度暖人”的理念,守正创新、惠人达己,以“虞青春・同心荟”的微薄之力助益上虞成就“最懂年轻人”的城市。

筑巢引凤,人气更旺了。一年多来,通过“厂门对校门”,吸引大学生来虞创业就业;开展“老城焕新”行动,打造“席地可坐”的最清洁城市;策划“之江同心・虞你一起向未来”“侨界话新质帐篷夜话”等户外休闲旅游系列活动,探索青年集聚新范式等途径,引聚23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招引青年大学生2.4万名、高技能人才4200余名,新增各类创业主体11万户。

服务增值,活力更足了。成立“虞青春・同心荟”后,通过举办青年沙龙、创客论坛等交流活动,邀请优秀创业者分享创业故事、成功经验,青年创业者之间的沟通更顺畅;坚持“创业最便利、创新最友好”理念,成立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优化“创业一件事改革”,实现来虞创业“线上通办”,权益保障更到位;定期选树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青创典型,提供政治引领关爱、导师结对帮扶、金融综合支持等增值服务,创业创新氛围更浓厚。

赋能发展,产业更兴了。打造“一江两岸”总部楼宇“新聚落”,49家年营收超5亿元的总部企业落户上虞,预计可入驻企业1200余家,从业人员1.6万人。绘就未来城发展“新蓝图”,复旦大学曹娥江创新中心落成,致力于成为集“公共平台+创新研发+产业孵化”于一体的“超级孵化器”,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等21个总投资150亿元的项目有序推进。谱写和美虞村“新山居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新生代企业家和侨界青年积极参与乡村振兴,致力共同富裕,已创成省、市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基地4个,侨界创新基地、侨之家等涉侨阵地2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