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庆元:“三聚焦”打造浙闽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窗口

发布时间: 2024-10-29 15:56:25    来源: 民族宗教处 浏览次数: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党和国家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一项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是立足国情、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作为省委统战部“1156”体系中“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点推进地市,近年来,丽水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深化。为充分挖掘各地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方面的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浙丽同心 世界丽水人”公众号推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在行动”专栏,展示各地创建成果。

近年来,庆元县坚持打造“浙闽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窗口”的发展定位,紧扣民族工作主线,围绕“三聚焦”,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行动,打响“之江同心·浙丽石榴红”品牌,促进民族乡村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

聚焦阵地建设,搭建为民服务“暖心桥”

“小小心意,祝你新年快乐!”2月8日,庆元县“石榴红”志愿服务队长乃斯尔丁带着食用油、大米等慰问一线环卫工人,并送上新年的祝福和问候。

为帮助进城务工的各族群众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让他们更好融入城市生活,庆元县积极探索城市民族工作,成立乃斯尔丁“石榴红”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联络联谊和结对帮扶等活动,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此外,庆元县还持续深化石榴红品牌培育,指导青少年宫等14家单位争创省、市级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培育单位,培育石榴红家园、共富基地点等15家,推进民族美妆馆和同心公园建设,持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巡回宣讲活动,打造“菇乡同心”民族团结研学路线,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聚焦交流交融,织密民族团结“同心网”

“政府帮忙联系工作,还有专车直接把我们从家门口送到厂门口,非常的贴心、方便、快捷。”从四川省叙永县白腊苗族乡到庆元县务工人员描述说。

今年以来,庆元县深入实施“三项计划”,指导黄田镇东西民族村桥头堡公司与四川省叙永县白腊苗族乡结对,组织该乡富余劳动力到庆元竹木制品企业就业等。同时,与西部地区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云上课堂”“鸿雁传书情”等活动,组织工会职工购买东西部地区农产品、开展旅游促“三交”活动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庆元县还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积极组织各族群众广泛开展联欢晚会、趣味运动会、畲乡春晚等民族文化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文博场所展陈设计和解说词中,定期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每年举办香菇始祖吴三公朝圣大典暨“民间民俗·多彩浙江”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共祭香菇始祖,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各族群众心中。

聚焦结对共建,拓宽民族乡村“共富路”

为加强民族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党建工作交流,庆元县委统战部牵头全县6个民族村签订了《石榴红党建联建协议书》,健全民族党建联建、交流活动联办、民族文化联动、共富基地联营、共富产业联谋等“五联”工作机制,引导各民族村结合实际,在信息、资金、项目、服务等方面实现互通共享、资源互补、产业共谋,促进民族村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这次党建交流会,不仅让我学到很多工作知识,而且让我学习到兄弟村先进的工作经验。”在全县民族村党建联建工作例会上,蔡段村负责人发言道,“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民族村共富联盟,发挥我村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美妆、文创产业,把我村打造成中国美妆村。”

为促进民族村资源、信息共享,带动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庆元县委统战部指导全县民族村成立了共富联盟,采取集体资产入股、结对单位入股、山海协作资金整合等形式,投资入股光伏、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民族村群众增收致富。同时建立芸耕直播、方格菌博园、桥头堡公司等共富基地,帮助全县民族村推销农产品,每年销售额600余万元,帮助群众增收200余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创新联盟形式,扩大联盟范围,与福建省松溪、罗源、华安、寿宁等四县持续开展‘四共’创建活动,探索深化‘山海协作’新模式,推动浙闽边民族乡村在农业发展、旅游开发、产业帮扶等领域开展对口协作,打造浙闽边民族工作示范窗口。”庆元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