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统战因公益“生生不息” 公益因统战“出色出彩”
发布时间: 2024-10-17 17:28:58
近年来,常山县委统战部以公益为媒,赓续统战成员向上向善的共同基因,凝聚统战青年同心同行的青春力量,形成统一战线参与社会服务、家乡建设的强大合力。凡人善举不断涌现,慈善益行层出不穷,统战因公益“生生不息”,公益因统战“出色出彩”的生动画面在常山不断上演。
心连心,以“公益+活动”凝聚同心之力
常山县注重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新生代企业家、新侨等统战“新力量”在公益事业中的积极作用,按照“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特色”的思路,策划开展“公益篮球”、“直播客”、家门口的“儿童公益课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拉近统战人士的距离,推动统战工作融入基层、走进群众心中,增强统一战线凝聚力。同时,以新联会为核心,积极吸纳阳光志愿者协会、自行车运动协会、篮球协会、武术协会等14个社会组织,开展公益实践、志愿服务。5年来,共筹集各类公益慈善资金500余万元,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志愿服务时长2万余小时。
“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清凉,更是一份爱心。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到关爱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外卖员、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的行动中来。”一年一度的“新联U你,一杯水,一份爱”送清凉是常山县新联会最具特色的公益活动之一,在常山县新联会会长陈华的号召下,会员们积极响应,奉献爱心。500多箱矿泉水,每天按需配送到各个“爱心冰箱”清凉补给站,供户外劳动者免费领取。如今,常山统战公益活动不胜枚举,常山统一战线爱“护”行动、“八一”拥军慰问活动、“夕阳行——关爱空巢老人”……行走在县城大街小巷,“统战味”越来越浓厚。
手牵手,以“公益+帮扶”彰显同心之为
从常山县球川镇西村村走出去的民营企业家、常山县福建商会执行会长徐诚坚,是该村村民口中“要感谢的人”。去年,了解到家乡“一老一小”问题后,徐诚坚慷慨解囊,捐赠200万元设立“阳光公益基金”,用于家乡困难群体的救助。今年,在常山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以及球川镇的对接联系和积极引导下,心系教育事业的徐诚坚又个人出资100万元设立了“西村桃李基金”,作为对优秀和经济困难教师的奖励扶持,第一批奖金已于9月初发放到位。
民营企业作为公益慈善事业的主力,一直在助学帮教、扶贫帮困、助老帮弱等公益帮扶一线发光发热。近年来,常山县通过平台搭建、乡情感召、政策吸引、举办活动,激发广大民营企业和商会报答桑梓、回馈故里的热情,以村企结对、设立基金、走访慰问等形式,投身乡村振兴、光彩事业。此外,常山县还充分运用“两微一抖”等新媒体平台,加强典型事迹宣传,形成示范效应。据不完全统计,常山县20个寓外商会已累计为家乡捐款捐物900余万元,资助家庭困难学生1800余人。
肩并肩,以“公益+项目”扛起同心之责
如何为公益慈善注入源源不断的统战动能?常山县集聚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资源,在社会公益服务中以“项目化”理念推动公益“品牌化”,以统战所长精准破题群众所需。
位于常山县中医医院的民进开明嘉苑·名中医实践创新基地,依托民进智力密集、联系广泛优势,导入省级优质中医资源,打造了吴焕淦岐黄学者传承工作室、四省边际民进名中医会诊中心,并经常性举办义诊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
为推动资源力量下沉到基层一线,常山县还建立了专家工作站、同心U健康基地、爱心公益食堂等,积极开展医疗义诊、理论宣讲、普法宣传、扶贫帮困等公益服务,形成项目化、品牌化运作模式。如,民革常山县基层委积极组织骨干宣讲力量,依托民革党员之家、农村文化礼堂等阵地,围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主题开展“同心宣讲”活动;民盟常山县总支部发挥“民盟同心·专家工作站”作用,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常山开展交流考察,聚焦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攻关帮扶;九三学社常山县支社持续打响农业科技服务品牌,深化产业调研和科技服务,不断提升农业产业效益。
在公益的道路上,常山统一战线成员心手相连肩并肩,围绕中心大局积极参与公益服务,不断实现自身价值,常山统战工作因公益尽显温度和厚度,彼此实现双向奔赴、相互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