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石榴籽”效应 多民族携手逐共富梦
发布时间: 2024-01-24 09:40:19
发挥“石榴籽”效应 多民族携手逐共富梦
德清县委统战部
“郡县治,天下安。”
德清县作为全国百强县,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3万多位新居民(含45个民族)在此创业、就业、定居。为让各族群众在“第二故乡”落地扎根,德清县以阜溪街道为示范点,探索打造民族团结“石榴籽”社区,通过一系列创建举措真真正正让新居民“留得下来、融得进来、富得起来”。
留得下来 “1+6+N”服务阵地
阜溪街道地处浙江省德清县北部,常住人口7.3万余人,其中有苗族、彝族、布依族、土家族等36个民族共5500多名新居民在此长期生活、学习和工作。为满足各族群众个性化需求,当地围绕“1+6+N”服务打造石榴籽社区,即建设一个民族团结进步“同心驿站”、一个同心广场、一个民族艺术品展示厅、一个民族团结之家、一个民族乡贤议事室、一个民族团结代表工作室(木易工作室),营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氛围。
据悉,自2020年以来,德清县委统战部已连续举办四届新居民节,本届新居民节以幸福阜溪公益基金为载体,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个人,最美新居民奖,民族共富带头奖等24人(单位),捐助困难新居民学子80余人。在德清县民促会的积极促成下,以县党外人士活动中心为平台设立文艺骨干培训专班,组建“石榴红”民间艺术团,邀请民族声乐舞蹈老师以及非遗传承人开展才艺培训8班600余人次,艺术团现有骨干200余人,编排节目13个,参演各类活动30场次,实现民族文化的大融合。提及第四届新居民节,贵州彝族居民张俊华仍记忆犹新。“民族文艺晚会、亲子趣味运动会、四季集市、火把节等活动格外热闹,让我感受到了和家乡一样的温暖。”张俊华说。
与此同时,为增强新居民的荣誉感与主人翁意识,德清县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参与社会服务及基层社会治理,以民族代表工作站、“老王工作室”为平台,组建民族互助、平安创建、文明实践等8支“石榴红”民族志愿服务队伍,参与公益活动的各民族志愿者达500余人。
作为德清县探索的“老乡管老乡”、以自治促管理新治理方式,老王工作室吸纳了来自全国15个省(区、市)40余名新居民加入,利用业余时间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此外,老王工作室还与街道、村社、学校、企业形成“五方协同机制”,积极构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网。目前,老王工作室共调解纠纷720余起。
融得进来 “石榴花开”籽同心
石榴花开,籽籽同心。全国数亿流动人口中,新居民同胞占10%,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规模前所未有。随着人口流动的日益增加,城市地区与时俱进做好民族工作的意义愈发凸显。
在德清县阜溪街道,当地通过开展对口地区结对联建、村干部网络论坛、双向挂职交流等形式,助力培养了一批村社干部。2020年9月,阜溪街道与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董地苗族彝族乡(简称董地乡)共同开展“同心同行・助力乡村振兴”活动,6位村书记进行民族工作的交流学习,4个村签订《村村合作共建框架协议》。2021年3月,与河北省滦平县平坊满族乡举办党建共赢强村富民论坛,交流基层党建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经验。
同时,通过建立优秀民族地区青年挂职村(社区)书记(主任)助理制度,实现了13名民族地区的干部来阜溪挂职。
德清和董地乡是“老朋友”。早在2020年7月,民革德清县基层委员会就联合阜溪街道组成帮扶队,前往董地乡开展“同心同行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在县委统战部的牵线搭桥下,美高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在董地乡开设招聘服务站,目前已吸引430名董地人到德清就业。此外,当地还设立“董地班”,为在德清的董地人提供学历提升、岗位技能、电商创业等免费培训,累计培训1600余人次。同时设立“美高鸿志民族教育基金”,奖励当地优秀学子和帮扶困境孩童,目前,已有80余名各民族学子受到奖励或帮助。
“我们还通过阜溪成校针对新居民青年开设电商创业、基层治理、金牌班组长等教学班次,培养了10余名新居民电商创业人才,30余名新居民社会治理人才,以及50余名新居民金牌班组长。”阜溪街道相关负责人说,当地在街道同心驿站、农耕博物院等地设立直播空间,开展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直播销售。2020年“耕耘节”上,民族同胞通过电商直播带货,销售特产突破100万元。
富得起来 对口支援共富新模式
2022年6月,德清县委统战部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签订对口支援合作协议。同时,阜溪街道与小金县宅垄镇也签订了民族共建结对协议;德清县民促会会长、钟管镇新乡贤李波连续两次跟随政府扶贫团队上大凉山,助力各族同胞脱贫致富,并组织参加对口扶贫劳务招聘会,提供各类就业岗位50余个。
“下一步,德清县将积极为两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特色优势产业共同培育和公共服务对接共享等方面提供有利条件。”德清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施震海表示,在对口合作的大框架下,双方将在体系共建、产业共谋、消费共促、培训共享等领域开展多层次的合作,发挥东西部地理区位优势、产业结构优势,构建起“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格局。
近年来,德清县先后与贵州省纳雍县、云南省广南县等地建立结对帮扶,通过开展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一体共享运作模式,推动常态协作、产业协同、信息互通,积极构建以点带面、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发展格局。2021年3月,德清县又带领青春宝、凯润制药等企业,深入河北省滦平县平坊满族乡,与当地中草药基地签订大批量采购协议。
通过不断创造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如今,德清“石榴籽”共富效应正在日益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