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多党合作力量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发布时间: 2024-01-23 14:56:51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浏览次数:

汇聚多党合作力量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杭州市余杭区委统战部

今年以来,杭州市余杭区委统战部积极探索多党合作助推乡村振兴新经验,集智集力助力共同富裕,以“之江同心・公益点亮乡村”社会服务计划平台为载体,以百丈镇为实践平台,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优势,以“乡村所需、党派所能、干有所为”为目标,让村民鼓了腰包,美了生活。

余杭区百丈镇位于杭州市最北端,因地势高出主城一百丈而得名,总面积60.4平方公里,人口1.1万。作为典型的山区乡镇,百丈镇生态环境优美,但资源不足、产业薄弱。近年来,在省委统战部指导下,余杭区委统战部联合各民主党派组织多次走进余杭区百丈镇探索“统战+公益”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模式,以各类公益活动为契机,交出了一张颇具特色的山区乡镇共富成绩单。

线上线下齐发力 助农增收聚人气

一是以节为媒。余杭探索“统战+公益”的乡村振兴工作模式,整合省、市、区三级民主党派资源,共同策划举办“迎亚运・品宋韵”百丈杜鹃花节主题活动,形成并打响了“人间四月天,百丈看杜鹃”村域文旅IP品牌,打造综合性文旅消费模式助力共富,期间累计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旅游收入超540万元。二是云端推介。民进省委会、省知联会组织开展“网络达人讲百丈”活动,通过主播现场推荐、拍摄公益短片等形式形成乡村热点,以“互联网+大数据”精准推送,在抖音、杭州城站、西站等公共场所进行展播,线上观看流量达70余万,帮助乡村搭上“互联网+共富”快车道。三是平台传播。在各民主党派文旅专家指导下,蹴鞠比赛、宋韵婚礼、汉服演绎、乡村长桌宴等乡村特色场景被各级媒体广泛关注,借助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客户端、浙江卫视等20余家媒体平台的专题报道,形成广泛传播,跑出共富“加速度”。

人才企业强支持 产业振兴经济旺

一是导入企业资源。由民建省委会和台盟省委会牵头,建立“百企助百丈”常态交流机制,助力百丈打造特色研学团建线路、卫星工作室、第二创新空间,以统战力量帮助当地经济发展不断提质增效,当地居民口袋不断变富。其中云上百丈集群注册企业510家,至今年5月完成财政总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397%,收入增幅位列全区第一。二是破解重点困境。致公党省委会组建“竹产业人才库”,聚焦“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主题沙龙活动,以提升竹产业链附加值为目标,为竹产业发展把脉献策,开发冬笋品牌培育、毛笋深加工、林下种养殖经济等全链条产品,实现竹产业振兴与乡民增收致富的双赢局面。目前,百丈全域5.5万亩竹林流转工作和竹全产业链推进计划已经正式启动,并率先建成全区首个竹材初加工点。三是开展专业支持。余杭区邀请各民主党派优秀设计师开展“百丈百宿改造计划”活动,通过走访已建成民宿,对意向升级改造民宿给予专业指导,为当地农户量身打造民宿设计方案,着力推动民宿特色化、品质化,其中异想竹家、沐竹民宿在经过改造后成功获评省级银宿。独特、新颖的民宿不仅节省了大笔设计费用,同时更具艺术性和辨识度,吸引了大批游客,成功将“流量”变为“留量”,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物质精神双助力 提升群众幸福感

一是丰富文化生活。以杜鹃花节为契机,省委统战部和各民主党派同步启动“之江同心・公益点亮乡村”社会服务计划百丈站项目,推动山区群众急需的优质公共资源常态化进乡村、进农户,以更深入、可持续、能复制的行动助力百丈乡村振兴,有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通过鑫藏修书屋、小强书屋使少年儿童精神富足,目前溪口乡村博物馆群落已初步形成,传梭博物馆、农历博物馆成功入选省级乡村博物馆名单,帮助乡村地区群众富了“口袋”和“脑袋”,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二是聚焦助老守护。民进三级组织在百丈镇石竹园村建立乡村康养服务基地,实施民进开明乡村老人康养关爱工程计划,来自民进医卫专家团队定期为老年人上门开展健康义诊,并捐赠7万余元仪器设备。同时,省民进企业家联谊会将为石竹园村80岁以上老人分期分批入户安装适老化设施,着力改善老年人居家生活照护条件,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多元化、精细化的关心关爱服务,定期为老年人开展上门义诊,增进民生福祉。有效提升了山区康养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是补齐教育短板。为弥补百丈镇优质教育资源缺乏、课外教育资源不足的短板,民革、民盟、九三学社省委会共同组织开展“百位名师进课堂”活动,多批教育名师及专家走进百丈中心小学,为孩子们带来生动翔实的专业课和妙趣横生的科普大讲堂,开展科普大讲堂系列活动27场。同时,专家名师们还与当地老师开展“头脑风暴”,推动教学互学互鉴,助力提升当地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