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红:守正创新 剑胆琴心
发布时间: 2023-08-01 09:40:09
王黎红:守正创新 剑胆琴心
杨源
近日,《财富》杂志202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50位商界女性评选结果出炉,浙江省工商联常委,海亮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黎红名列其中。这位2021年加入海亮集团(以下简称“海亮”)的女企业家带领海亮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在守正创新坚守实业、践行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事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对于一个长期就职于银行系统的人来说,突然踏足民企领域,感受到不同于金融行业的工作内容,内心还是略有忐忑的。”王黎红坦言。但很快,这种忐忑就被随之而来的充实感与责任感所取代。站在这个全新的起点和平台上,她告诉自己:始终要以最高标准全身心投入海亮事业发展。
坚守主业 创新发展与人才战略相辅相成
深知市场进化法则的王黎红以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积极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产业布局、组织变革等工作,海亮行业头部地位持续巩固、行业话语权持续增强。
王黎红带领海亮始终秉持实业报国的初心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核心要素,心无旁骛在铜加工领域创新发展。海亮将数字化建设作为重要战略抓手,以数字化转型驱动创新发展;同时,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智能制造步伐。2021年6月,海亮自主研发的低碳智能第五代连铸连轧盘管生产线建成投产,拥有191项发明专利,项目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
2021年,在全球气候变化及“双碳”目标背景下,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市场环境中,海亮作出启动铜箔项目的重大决策。目前,通过一系列自主创新,海亮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已具备4.5至8微米铜箔的规模量产能力,攻克了3.5微米铜箔生产技术,以高起点、高标准抢跑新能源赛道。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解决就业1800人以上。
“企业的成功,既要靠经营者的开拓进取,也要关心关爱员工,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是王黎红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集团企业文化领导小组组长,王黎红牵头开拓性举办首届“美好生活节”,推出演讲比赛、闪亮星主播、员工健身跑、青年交友、球类比赛等十大主题文化活动,员工参与度空前高涨,广受好评。在真情关爱员工方面,她经常深入开展员工关怀慰问和座谈活动,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和生活习惯,员工生病住院或生活有困难,她积极帮助解决,并组织上门看望。在去年经济形势严峻的背景下,王黎红不但没有缩减员工福利,反而进一步提高福利投入、推出“幸福计划”,延长育儿假、产假、陪护假,新增子女结婚假、祝寿假等特色假期,提高春节等重要节日福利标准。从结婚、生子、子女上大学再到退休,“幸福计划”将员工人生重要节点囊括其中给予人文关怀,这些暖人心聚人心的活动和关怀,让海亮的幸福文化更入人心,员工归属感、凝聚力不断增强。
乡村振兴 “教育+农业”双轮驱动
在波诡云谲的市场中,王黎红始终认为企业要发展,就要顺应国家和时代发展大势,立大格局。她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带领企业踊跃投身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事业,牵头召开集团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行动大会,成立海亮乡村振兴集团。“我们将乡村振兴事业作为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极为重要的工作,作为海亮教育和农业永久的头等大事。”王黎红介绍,集团重点面向浙江山区26县、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重点革命老区等,以“教育+农业”双引擎模式,打造“乡村教育事业振兴共同体”和“乡村农业产业振兴共同体”。
海亮集团旗下海亮教育始于1995年,有27年基础教育办学历史,目前自主举办和运营管理的中小学、幼儿园达130多所,遍及全国18个省市,是国内覆盖领域最广、最具综合实力的民办基础教育集团之一。
在王黎红看来,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涵。过去一年来,海亮乡村振兴团队马不停蹄,实地考察了全国20多个省(区、市)后发现,在乡村很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普遍存在优质生源流失,优质师资不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海亮助力县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助学兴教行动如火如荼地展开。
海亮具体的助学模式如何?王黎红介绍:公办学校性质和行政管理关系不变,收费和招生方式不变。海亮会向每所合作学校派出由3到5个人组成的核心管理团队,萃取了海亮教育27年办学的丰富经验,提供县域教育提升整体解决方案,拟通过管理团队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导入,全面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探究成果迅速显现的“秘诀”,离不开海亮“1+N”的有效模式。“海亮通过合作一所学校,并把相应的N种教育服务,如教育理念、管理模式以及教育科技、教师培训等教育服务提供进去。”王黎红说,随着各区域助学兴教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海亮致力于从“授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特别是立足有签约托管学校的县域,结对帮扶更多薄弱学校、乡村学校,形成“1+N”的办学共同体,力争实现“助一所学校,树一面旗帜,成一片森林”。
从大渡河畔到沂蒙山区,从彩云之南到多彩贵州,从圣地延安到红色金寨……如今,海亮乡村教育振兴事业的版图不断开拓,已在浙江省的青田、开化、常山、武义、淳安等地,以及云南、贵州、四川等全国18个省(区、市)42个市的62所学校开展助学兴教项目合作,辐射学生超13万名,取得了带动当地优生大量回流、中高考成绩大幅提升等一批可见可感的合作成果。
在促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上,海亮发挥农业全产业链系统优势,亮出了一根“金扁担”。王黎红说,这根“金扁担”,就是海亮集团旗下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其优势来自源头直采,通过降低成本,将流通环节的大部分利润反哺给农民,助力农民致富。据悉,明康汇是一家以生鲜供应链为核心的全产业链运营公司,现有17个自有基地、16个优势产区和100多个合作基地,在杭州、上海等长三角核心城市拥有生鲜门店400多家,服务人数200多万,为G20杭州峰会主要生鲜供应商。基于雄厚的教育和农业产业基础,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海亮选择以合作共生代替单向助力,探索形成覆盖面广、辐射力强、效应持久的造血模式。
据王黎红介绍,明康汇以产销合作、订单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数字农贸等模式,形成全产业链闭环精准帮扶,助力优质农产品销售。如针对湖北恩施建始县特色农业产业小而散、多而杂的现状,明康汇在当地打造“集体经营公司+市场化运营”的产业扶贫新路径,建设了规模达100万羽的高标准蛋鸡养殖基地,每天超过70万枚富硒鸡蛋通过明康汇渠道销售到长三角千家万户的餐桌,实现一枚小鸡蛋带来一个产业链,成为全国典范。
近年来,明康汇累计投资30亿元,直接惠及贫困户38480余户,聘用农户务工人员超180万人次,间接带动农户30万余户。目前已与云南景东、屏边,浙江景宁、淳安等地达成战略合作,引进超过150种地理标志性产品,创响景东蓝莓、蒙阴蜜桃、景宁茭白等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实现激活一片区域、壮大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农民。
正因为在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共建共创之路上不断探索,海亮获得了“全国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优秀典型案例”、浙江省首批助力共同富裕“民企样本”、浙江同心共富榜样企业等荣誉。“这是对我们工作极大的认可和褒奖。”王黎红说。
党建引领 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同频共振
作为诞生于越国故里的革命二代,王黎红浸润着“胆剑精神”成长,红色基因深深流淌在她的血脉之中。初心如炬,身为集团党委书记的她,始终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铸就了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2021年刚入职海亮不久,王黎红主持召开集团党委会,结合建党百年历史节点和企业实际,确立了以“一颗红心跟党走”为主题的海亮集团建党百年红色主题活动,包括“红心向党・百堂党课”“红色先锋・先进评比”“红色匠心・劳动竞赛”“红色传承・主题晚会”等“十个一”系列活动,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成果丰硕。覆盖4000多名员工的16项劳动竞赛,90余堂主题党课,30项先进评比表彰,2000名党员在40余个不同地方同一时刻重温入党誓词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伟大建党精神和海亮党建文化深入人心。同时,发布提炼海亮党建经验的专题书籍——《我见大海潮生》,让全体党员员工从党的光辉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养分、牢记初心使命、激发奋斗热情、凝聚前进力量。
为带动更多企业做好党建,王黎红积极推广党建经验,成为民企党建的“代言人”和“倡导人”。在第十八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第四次企业党建(案例)研讨会上,在浙商总会党建工作交流专题会上,在绍兴银行业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党组织党务工作负责人培训班等多场专题会议上,都有她激情澎湃、传播党建经验的身影。海亮党建经验也由此成为民企党建一面鲜红的旗帜,2021年海亮党建工作被《浙江日报》庆祝建党100周年专题特别报道,并入选“百年潮涌”浙江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展览。集团获授全国企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成为“全国首批企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示范基地”,企业“党建厅”成为绍兴市首批党员教育示范基地,入选诸暨“清廉民企”示范培育单位……这些都离不开王黎红对党建工作的由衷热爱和努力付出。
王黎红坦言,海亮以“既讲企业效益,更求社会功德”为发展理念,将社会贡献的最大化视为永恒的追求,这与她的初心高度吻合,也是她在知天命之年毅然加盟海亮、进入全新赛道再出发的重要原因。作为海亮的“形象代言人”及“爱心大使”,王黎红积极推动励志助学工程、贫困少年英才培养、“一带一路”国际英才培养、抗疫保供等公益事业。近年来,在海亮积极推动的以孤独症等特需儿童治疗、康复和教育为重点的“融爱星品牌”公益项目中,王黎红更是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亲身推广,希望让更多人关心、关注这一群“星星的孩子”。
眼里有光,脚下有路。剑胆琴心的王黎红正以她魅力与魄力兼具的铿锵力量,带领着海亮这艘巨轮劈波斩浪,远方海天一色,明亮如昼,壮阔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