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无党派人士卢立志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发布时间: 2023-05-24 16:14:40
4月28日,从浙江省2023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劳模先进大会上传来喜讯,无党派人士,省农科院知联会副会长,省直机关知联会理事,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卢立志研究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
自1988年入职浙江省农科院以来,卢立志始终坚守在家禽育种的事业上,带领团队废寝忘食做实验、不畏艰苦钻鸭棚,科研创新硕果累累,带领农户科学养殖效益倍增,一守就是30余年。
浙江省特级专家、博士生导师、农业农村部神农领军英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者、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这一个个荣誉和身份,见证着他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作出的突出贡献。
不忘初心,“赶鸭子上架”成现实 三十余年科研路,卢立志坚持在“鸭”事业的科研道路上不断攀高,成长为国内行业的“鸭司令”。 卢立志带领团队在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其中最让人称道的,是让“赶鸭子上架”养殖变成现实。他带领团队攻克了蛋鸭旱养、笼养一系列技术难题,颠覆性地改变了全国蛋鸭产业传统生产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水体污染老大难问题。该项技术及国绍I号蛋鸭新品种(配套系)先后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卢立志研究的绍兴鸭和绍兴鸭配套系及蛋鸭产业化技术在全国的覆盖率超过60%,让绍兴鸭成为了我国蛋鸭的当家品种。此外,他的团队还创建了蛋鸭个体选择、家系选择与全基因组选择相结合的育种技术体系,自主育成了国内外首个三系配套高产青壳抗逆蛋鸭新品种“国绍Ⅰ号”,选育出产蛋率高、抗病性能强的蛋鸭,在畜禽育种领域打破欧美国家领先优势,推动中国蛋鸭走向世界。
不负韶华,论文写在大地上 工作就是卢立志的全部,他喜欢一直在路上奔波,喜欢钻鸭棚,喜欢看到鸭农幸福的笑脸。他以“科研人才都应该到生产的主战场上去”为指引,踏遍15个欠发达县(市、区),通过科技特派员、富民强县行动、课题合作基地、技术指导等多种方式,开展产业振兴、共同富裕工作。他帮助仙居县打造“中国第一鸡仙居鸡”种业产业;为中国最大的蛋鸽产业生产基地平阳县培育“翱丰1号”鸽新品种和制定国家标准,努力挖掘开发新遗传资源松阳锦鸡、平阳鹁鸽、泰顺乌鸡、高脚红鸡、江山白鹅、磐石灰鹅、开化翻毛鸡;解决缙云麻鸭(产业)技术问题症结,帮助缙云麻鸭产品正名、产业振兴,如今,缙云麻鸭年饲养量已达到2800万羽,总产值40多亿元,产后利润超5亿元。2010年12月缙云麻鸭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1年成为国家级畜禽遗传新资源,2014年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创业在外、基地在外、市场在外、增收在内”的特色农业产业,使广大鸭农走上致富路。 在全国层面,卢立志在武陵山区、罗霄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秦巴山区等连片特困地区和新疆南疆四地州,通过实施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科技援疆项目、科技合作等项目,帮助当地脱贫致富。他先后组织实施了湖北省恩施麻鸭开发利用和蛋鸭绿色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贵州三穗鸭配套系选育及《蛋鸭营养需要量》国家标准推广、江西吉安的红毛鸭新产品开发等,为四川仪陇的四川白鹅提高产蛋量技术、新疆南疆四地州拜城油鸡核心育种场建设、塔里木鸽利用开发等提供了技术支撑,帮助当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据不完全统计,卢立志为贫困地区开发利用了10个以上品种鸭,建立和完善了5个良种繁育体系,提供产业化技术4套。近五年来,为欠发达地区带动经济效益累计超过8亿元。
一路收获,科研路上成果丰
卢立志勇攀科技高峰,取得了累累硕果。他主持培育的世界首个三系配套的蛋鸭新品种“国绍Ⅰ号”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主持培育的蛋鸭新品种 “神丹2号”已通过了国家审定,并有较大的推广量;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各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2项,出版著作7部,获颁国家标准5部、行业标准6部;培养博、硕士研究生12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