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彩事业”丽水行
发布时间: 2023-04-06 11:45:36
商之大者,为国为民。浙商岂能忘记,是时代造就了浙商,亦是政府作为激励和支持了浙商。浙商岂能忘记,力量来自于民众,财富来自于社会。天下浙商,无论大小,都当感恩社会,谨记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富而思报。天下浙商,无论何方,都当谨记祖训,为祖国统一、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安康克尽寸心、献其绵薄。
——摘自《首届世界浙商大会宣言》
“光彩事业”丽水行
□ 本刊记者 徐忠友
世界浙商,义行天下。10月27日下午,首届世界浙商大会组委会在丽水大剧院举行“光彩事业”丽水行活动。开展这次“光彩事业”丽水行活动,是首届浙商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落实和推进浙江省委、省政府“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和省委统战部“少数民族低收入群众增收帮扶行动计划”专项工作部署,并积极弘扬“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光彩理念,大力实施感恩行动。这项活动以首届世界浙商大会为契机,以丽水等我省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增收帮扶为重点,着力在带动项目、农民增收、服务企业上下功夫,把光彩事业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回报社会、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平台。
现任浙江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时任浙江省委常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首届世界浙商大会组委会主任李强出席活动并讲话。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第一副会长、首届世界浙商大会组委会主任徐冠巨在会上宣读了《关于表彰浙江省“光彩之星”的决定》。在“光彩之星”颁奖仪式上,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杭州滨江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戚金兴、广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楼忠福、三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陶晓莺等一批为光彩事业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浙商上台领奖。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首届世界浙商大会组委会主任汤黎路主持会议。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徐建华、汤为平、黄永通,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李任治,丽水市领导卢子跃、蓝资霞、梁细弟以及著名浙商卓旭光、郭胜华、尹霄敏等出席了活动。
111个帮扶项目
与158600多名受惠群众
丽水市有畲族、苗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等35个少数民族,共有少数民族常住人口9.0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4.28%,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21.1%。其中,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畲族人口占丽水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5.2%。由于丽水市地处浙南山区,山多田少,且以前大部分少数民族群众都在山村中居住,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生活上有些困难,是浙江省的重点帮扶地区之一。
承办并参与这次帮扶活动的省光彩事业促进会、浙江海外联谊会、省知识分子联谊会的理事和有关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与受帮扶的丽水县(市、区)的代表,在活动现场签订了帮扶协议。这次帮扶活动涉及到丽水市所属的9个县(市、区)和1个开发区,重点帮扶景宁县和其他县(市、区)的7个少数民族乡镇,惠及74个乡镇(街道)和农管区、109个行政村与相关学校、单位。111个帮扶项目主要是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捐建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项目,帮扶资金达到1586万元,惠及群众42290多户158600多人。
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乡地处山区,由于少数民族学生住得很分散,原乡中心学校已经破旧不堪,成了危房。从学生的安全考虑,乡里一直想改建这些危房,但一直因资金不足而未能实现。中国宝兔集团董事长邹立胜捐出100万元帮扶资金,为少数民族孩子正常上学解了燃眉之急。
莲都区畲族镇老竹村有种植处州白莲的传统,但规模不大。群众很想开发这个传统特产,发展种植业,走产业化的路子,但存在资金不足的困难。浙江省光彩事业促进会提供了15万元资金,帮助村民克服困难,走上了靠种植业致富的新路子。
遂昌县王村口镇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粟裕将军的率领下进入浙江,以王村口为中心建立了浙西南根据地,留下了许多的革命遗址。为发掘“红色文化”,该镇决定开展“红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海遂昌商会捐款25万元,帮助镇里筹集资金。
松阳县有各类残疾人1.46万人,为了做好对残疾人的服务工作,该县残联决定建立一个残疾人康复综合服务中心。浙江海外联谊会出资20万元支持建设,受到了残疾人的欢迎。
在活动中,受到资助的云和县雾溪畲族乡雾溪村支部书记蓝先明代表受到帮助的村民表达了感激之情,他激动地说:“光彩事业对我们村的帮助很大,统战部门等组织请来专家教我们学习高效益的种植技术,帮助制定了发展经济的计划,还带了70多万元的资金扶持;我们村是香菇栽培集中村,长期以来由于道路不畅,发展香菇产业的成本很高,在你们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村的道路拓宽、硬化工程将在年底完工,以后不仅能方便村民出行,而且能带动全村548名村民人均增收200元以上;同时你们还帮助我们对污水和饮用水进行了处理,给每户村民修建了整洁的卫生间,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从心底里感激统战部、工商联、光彩会、海联会、知联会和民营企业家们,我们全村的群众真诚地谢谢你们!”
3个“名誉村长”
与2000多名村民
在“光彩事业丽水行”活动中,遂昌县副县长张建伟分别授予著名侨领、浙江海联会理事卓旭光、郭胜华、尹霄敏为遂昌县云峰镇银都村、大柘镇培坞村、大柘镇横源村的“名誉村长”称号,使他们与2000多位村民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老家在浙江青田的法国华商会会长卓旭光,是第三代华侨华人的杰出代表人物。早在1995年,刚到法国创业的卓旭光听说家乡青田要建造温溪大桥,就慷慨捐款10万元支持家乡建设。2003年“非典”期间,他为国内筹措了15万元捐款,支持民众抗击“非典”。2005年,卓旭光代表法国华商会向浙江有关学校捐款30万元,建立“法国华商会希望学校”,并约定每年开展华文交流和资助教育等活动。2008年2月,中国南方出现特大雪灾,在卓旭光的带头组织下,法国华侨华人向灾区捐款600多万元人民币。同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8级特大地震。在灾情发生的第二天上午,卓旭光和法国华商会常务副会长高波等成员捐出60万元人民币。
卓旭光爱国爱乡、勤奋创业、报效祖国的行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也让他获得了很多的礼遇和荣誉。2004年1月2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法国总统希拉克的邀请访问法国。在胡锦涛抵达巴黎机场时,卓旭光被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特意安排在迎接胡锦涛的华侨华人队伍中第一人的位子上,胡锦涛在听了吴大使的介绍后,亲切地与卓旭光紧紧握手。此外,卓旭光曾应邀出席过国庆60周年观礼、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举行的多次大型会议和活动。2004年,卓旭光入选世界25名侨领事迹组成的《海外侨界人物荣誉展》,其感人事迹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受到了国内外众多读者的关注。2008年6月15日,在国内外万名华人著名经济学家、企业家中产生的“第五届十大中华经济英才”得主评选揭晓,卓旭光榜上有名。
另外一位老家在浙江青田的侨领郭胜华,多年来他虽然在法属圭亚那创业成功,家有数亿财产,可他平时却过着简朴的生活。一件普通的衬衣穿了十几年,个人办公室里的沙发用了30年之久还在用,一把藤椅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从杭州带到卡宴去的。他对自己的生活非常“吝啬”,而对于公益事业,郭胜华向来慷慨。2005年,郭胜华投入2000万元创建了“胜华慈善基金”,用于扶贫助学。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他多次捐款,表现突出,荣获国务院侨办授予的“侨爱工程,惠泽桑梓”荣誉奖;2009年又为汶川中学捐资100万元;2007、2008年再为青田教育事业的发展捐赠300万元;2010年又将慈母舒素菊女士生前节省下来的50万元捐赠给家乡石溪中心学校。
浙江海外联谊会理事代表、巴西尹氏集团董事长尹霄敏也是丽水人,这次回到家乡,他很是感慨:“长年旅居巴西,经过多年打拼如今也算小有所成。虽在外多年对家乡却一直牵挂在心。为家乡父老尽绵薄之力,是我应尽的本分。只有祖国强大了,家乡发展了,我们这些海外华人华侨在国外发展才更有底气。”朴素的话语赢得了全场的赞许。
卓旭光、郭胜华、尹霄敏分别表示:在今后的日子里,要当好遂昌县云峰镇银都村、大柘镇培坞村、大柘镇横源村的“名誉村长”,为2000多名村民们脱贫致富献计出力。同时还要继续呼吁海外华侨华人,在注重自己企业发展的同时,多关注家乡、帮扶乡亲、回报桑梓。
1位董事长与1000万光彩基金
本次活动中,圣奥集团董事长倪良正向浙江省光彩事业促进会慷慨捐献了1000万元光彩事业基金,这是该会自1997年成立以来接受的最大一笔捐款。李强、徐冠巨、汤黎路等领导亲切地与他握手,并对他的善行义举和积极贡献给予了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
活动结束后,本刊和多家媒体记者对倪良正进行了现场采访,从中了解到他所走过的创业之路和慈善之路。
20年前,从浦江山村的一个小木匠到如今坐拥净资产20多亿元的办公家具大集团掌门人,倪良正经历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磨练,也收获了很多成就和荣誉。但如果用一个称号来形容他,“慈善家”无疑是最贴切的。名如其人,做人做事做企业,倪良正总是“把良心放在正中央”。
“心中装着他人,就会产生爱心;心中拥有社会,就会产生责任。”倪良正对记者说出了慈善的心语。这20年来,他诚信经营、创新进取,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发展壮大的创业之路。同时,还走出一条洒满爱心的慈善之路。
倪良正对记者说:“10年前杭州市组织‘春风行动’,我前去参加,开始真正接触慈善事业,明白什么叫社会责任,以后也陆陆续续参加了一些类似活动。”这或许就是倪良正慈善力量从萌芽到壮大的开始。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倪良正心中埋藏的大爱精神瞬间爆发。当看到令人心痛的一幕幕场景,倪良正连夜组织企业高管商议,并和工商联沟通,最终决定向青川灾区捐助300万元建爱心小学;同时,尽力帮助重灾区的7名员工。5月15日,倪良正把一份《承诺书》送到7名员工手中,《承诺书》只有14个字:“由公司全额出资,帮你们重建家园。”“刻骨铭心,终生难忘。”从一开始不敢相信到最后无比感激,老家在四川广元的圣奥员工高平生和他妻子用这两个词语形容自己的感受。
在公司成立20周年之际,经过近一年的精心筹备,“圣奥慈善基金会”在众人的殷切期待中正式揭牌。基金会原始基金高达2000万元,并聘请浙江省工商联原副会长、浙商研究会名誉会长郑明治担任基金会会长。这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慈善基金会之一。“慈心为怀,公益为本,扶贫济困,赈灾救灾”,这是圣奥慈善基金会的16字宗旨,简洁质朴,却又透出无比的慈爱与力量。
“自我要小,心量要大。我只想多做点有意义的事,更系统、更专注地回报社会。”这是倪良正一贯的低调作风。对于倪良正来说,圣奥慈善基金会只是一个起点,他的慈善行动将更常规化、长期化、持久化。倪良正承诺,基金以后每年至少增加1000万元,有生之年他会争取把大部分的资产回报给社会。事实上,自2011年9月浙江省民政厅审批同意后,圣奥基金会已经低调迅速地开展了多项公益活动:在浙大、浙工大设立圣奥助学基金;给常山、开化两所小学捐送1000套课桌椅,开展“阳光教室”项目;为杭州民工子弟学校捐款以改善办学条件……从孩子们期待的眼神中,倪良正更坚定了在做好企业的同时把慈善做好的决心。
“我们有困难时必然期待得到别人的帮助,现在我们有了一些能力,也有责任为社会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倪良正说。圣奥正在加快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步伐。目前,圣奥还与萧山戴村镇等结成了帮扶对象,帮助那些贫困家庭孩子的教育和医疗;出资帮助了汤淼等为国家付出了青春乃至健康的伤残运动员。
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富而思报,企业的一小步,却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一大步。“慈善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人多力量大,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支持慈善活动,如此,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幸福。”凭借圣奥一己之力太微小,倪良正期盼能有更多的企业、更多的人投入到慈善事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