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与西湖土步鱼

发布时间: 2023-03-23 15:57:09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浏览次数:

白居易与西湖土步鱼

宋宪章

唐代诗人白居易调离杭州时对心爱的西湖依依不舍,他痴迷地写道:“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那么,白居易抛不开杭州的另一半是什么呢?他没有说,我们一下子也还考证不出。但他对西湖的勾留,自然主要是它的湖光山色朝晖夕岚、晴好雨奇,但也不能否定包含着他爱吃的西湖美味水产。清代诗人陈璨曾写有一首《西湖竹枝词》来推测白公对西湖勾留的部分内容:“清明土步鱼初美,重九团脐蟹正肥,莫怪白公抛不得,便论食品亦忘归。”陈璨列举了两种水产美食:一种是清明节前后上市的西湖土步鱼,一种是重阳节前后才肥的西湖湖蟹。

西湖老早就不长成片结丛的茭白草了,曾经附草而长的、较多的湖蟹亦已少见了,至今只有一些身子壳软的六月黄还能捕到一些。只有土步鱼,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依然在西湖里生长、出产着。白居易是否爱吃土步鱼?缺少历史的记载,但诗人陈璨姑妄言之,我们亦不妨姑妄听之。但陈璨的诠释,并不是没有道理。西湖出产多种水产品,要说味美的品种,当数湖蟹与土步鱼这两种。假如白居易当年确实爱吃土步鱼的话,根据唐时流行的烹饪手法,一是作脍,即是做鱼生(生鱼片)吃;二是烤了吃,这也比较可靠,因为南宋学者、杭州人洪迈在《夷坚志》一书中有记载:南宋时,杭州九里松有一个叫陈翁的人,年轻时在武林门做泥鳅生意,年老时在九里松一带卖“炙鳅”(即烤泥鳅),与泥鳅差不多大小的土步鱼,自然也可以做成“炙土步”吃;三是做鱼干吃,这在《夷坚志》一书中也有记载。历史的发展,是有一定传承性的,南宋时烹饪方法的来源,自然可以上溯到唐代。

土步鱼又名沙鳢,属鱼纲塘鳢科,苏州人称之为塘鳢鱼,是一种体形较小的淡水鱼。此鱼冬日伏于水底泥上,附土而行,故名土鲋。一到春天,水温转暖,它便至水草丛中觅食。此时鱼肥质嫩,肉白如银,较之嫩豆腐,有其嫩而远胜其鲜,为江南独有的鱼鲜。杭州西湖盛产此物,只是较难捕捉。此鱼可以做多种美味的菜肴,笔者所知的,至少有下列几种做法:春笋炒步鱼、酱烧整步鱼、象牙步鱼、韭黄步鱼、椒盐步鱼、雪菜步鱼、火腿鲜笋煨步鱼等。在杭州菜馆里,春笋烧土步鱼作为清明后一款名菜,以山珍之鲜与湖珍之美相配,可说珠联壁合、鲜美异常。然而,酱烧土步鱼、火腿鲜笋煨步鱼也已很少有大厨会做了。至于象牙步鱼,去头,去脊骨,去肋条骨,再剥皮,白得像一条条小象牙般的,精巧得无与伦比,是一款极其高档的名菜,在杭州早已没有大厨会做了。30年前,我曾采访过灵隐天外天菜馆的资深名厨吴有寿,他说曾在以前做过此菜。而现在,这美妙的名菜已成广陵绝响,无人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