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五大‘侨’牌” 助力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
发布时间: 2023-03-23 10:58:09
打好“五大‘侨’牌”
助力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
杭州市高新区(滨江)委统战部
近年来,杭州市高新区(滨江)紧紧围绕“天堂硅谷・硅谷天堂”发展导向,以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为工作主题,以“根”“魂”“梦”为主线,立足实际,充分发挥高新区(滨江)精英人才荟萃、侨界资源丰富等优势,突出“侨心向党・爱我中华”“侨联人才・相约高新”“侨联五洲・舞动全球”“侨有所需・我有所为”“数智侨务・联侨惠侨”五大工作重点,做到服务大局与为侨服务相统一,充分展现侨界担当作为。
围绕“侨心向党・爱我中华”
凝聚侨心形成服务合力
一是构建“大侨务”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统战部门牵头协调作用,整体谋划推进侨务工作,由区人才办、商务局担任侨联挂职、兼职副主席,统战部纳入人才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单位,并担任“5050”项目评审专家组成员,多点发力涵养侨界精英、吸引海归新侨。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制定“5050”政策、实施海归人才引育工程,区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资金支持海归创新创业。2021年以来共同开展联谊联系、创新创业、就业服务等各类活动100多场;累计引进海归新侨1200余人,扶持项目964个,其中英飞特、安恒7家侨企上市。二是强化上下部门联动。形成区、街、社区三级联动机制,加强对侨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制定《区委、区政府领导干部与侨界代表人士联系制度》 《区委统战部班子领导联系走访重点侨资企业联系制度》。建立并完善侨界代表人士人才库,定期开展访侨企、查侨情、送服务调研活动,推动联系走访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印发《2022年杭州高新区(滨江)侨务工作要点》 《2022年度侨联工作评价要点》,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提升工作成效。三是推进侨联队伍建设。打造侨务干部队伍,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侨务干部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为侨服务能力;打造为侨服务志愿队、创新创业导师团,邀请区政府相关部门、资深侨界创业代表、银行顾问、法律顾问共同走访调研侨资企业,“对症下药”帮助侨企健康发展。打造海归新侨队伍,建立海外侨团侨领数据库和联络机制,积极推荐优秀侨界代表人士加入侨界人才智库,拓宽海外联络处覆盖面,助力全区引才引智工作。
聚焦“侨联人才・相约高新”
汇聚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焦“产业培育”,助推招才引资落地。融合打造“同心路演中心”,构建协同创新网络,聚合创新要素资源,迭代升级“同心众创”品牌,在资本方、项目方、创投圈架起产业与资本合作桥梁,提升资本与项目对接效率,为基金机构和产业发展双向赋能。开展金融赋能、路演培训、政策对接等活动200余场次;发挥全市统一战线“同心众创”基金作用,累计引进优质项目200余个,时迈药业、启明医疗等21个侨资企业落地滨江,带动社会投资20多亿元。二是聚焦“特色品牌”,助推创新创业发展。深化打造“侨联人才・相约高新”工作品牌,连续3年围绕创新创业、为侨服务,开展海归留学人员专场云招聘、为侨服务月暨侨海报国论坛、华侨新生代主题亚运行活动等,发挥华侨的国际传播作用,通过“侨联人才”促进“以才引才”“以才引资”,积极涵养侨界资源,向海外宣传高新特色、讲好滨江故事,不断提升滨江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聚焦“同心共富”,助推共同富裕建设。围绕“共同富裕・侨来建功”主题,以侨企结对为纽带,引导杭州东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侨企多形式、多途径帮扶临安、桐庐、淳安等西部县域10个乡村,助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和村务管理等发展,发挥侨企特色优势,推动互惠共赢,带动更多华侨参与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展现侨界担当、侨界作为。
突出“侨联五洲・舞动全球”
发挥侨智拓宽招引渠道
一是延伸海外工作触角。在现有15个国家26个海外联络处的基础上,逐步拓展海外联络覆盖范围,新增德国柏林、西班牙塞维利亚联络处,大力推进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召开海外协作工作联席会议,印发《关于深化杭州高新区(滨江)海外联络协作机制工作办法》,明确海外协作职责任务,通过海外联络处、海外侨团加强海外联谊工作、招才引智、宣传推广,依托微信群,向华侨、留学人员宣传滨江。二是突出亚运海外宣传。开展“同心筑梦迎亚运”系列活动,承办全市统一战线暨高新区(滨江)社会各界助力亚运主题活动,交响乐团演奏《大潮向海》 《硅谷天堂》等节目,其中澳洲联络处在墨尔本联邦广场播放杭州滨江宣传片,意大利联络处邀请维罗纳省长Manuel Scazotto参加侨团活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联络处通过线上方式纷纷积极宣传滨江故事、亚运故事,为杭州亚运会加油。三是加大区情宣传推介。举办海外协作会议,开展海外交流、宣传,聚焦重点场所、重点领域、重点人物,开展“海外中餐馆”“海外侨团”“海外高校”等推介行动,积极推送市情、区情宣传片、“5050政策”中英文宣传片。面向海外联络处推送区情以及留学生创业政策,已在日本东京华商会、西班牙塞维利亚、德国柏林华侨总商会推介宣传。
坚持“侨有所需・我有所为”
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一是创新侨务工作载体。依托物联网小镇、互联网小镇等产业平台,积极推进园区、楼宇、企业侨联联络站建设,把企业统战部、园区同心联盟站打造成为侨务工作的“金钥匙”。在海亮集团、施强集团等65家企业成立统战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侨务工作向企业、园区(孵化器)发展,有序推进侨务工作站建设,加大为侨服务覆盖面,探索创新侨务工作载体。二是深化双创基地建设。学习优秀侨界双创基地建设经验,精心打磨海创基地、天和高科、华侨国际等双创基地侨联阵地,不断挖掘侨界资源丰富的园区(孵化器),搭建服务、合作和交流平台,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将党建、群团工作与企业创新创业有机结合,获原国侨办为侨服务公共服务园区、国侨联双创基地等称号。三是持续做好为侨服务工作。指导街道开展侨法宣传月活动,依法维护侨界群众的合法权益;组织花都、爱来家侨联公益服务队,常态化服务基层侨界群众;做好“三侨生”和华侨、归侨身份认定审核及办理咨询工作。
抓好“数智侨务・联侨惠侨”
推进侨联数字化改革
积极谋划建设“海归浙里”数字化项目,成为全省数字统战多跨场景应用目录。整合各界资源,为海外的留学生回国实习、就业、创业提供服务平台,以“海归找岗位”“企业找海归”场景集聚全球人才,以“项目找资金”场景快速孵化海归人才的创业项目,以“项目找政策”场景帮助海归人才的创业项目快速匹配相关政策,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一是加强多跨协同。发挥统战优势,整合人社部门招聘信息,实时导流招聘岗位;整合出入境、教育部门及留学中介,引导留学生注册使用;协同侨务部门,引导海外侨团、海外校友会推荐宣传;协同金投机构,要求政府引导基金注册,为留学生创业项目路演提供支持。二是坚持用户导向。坚持面向服务留学人员,将众多海归、企业、创业者、创投机构、银行等统战对象统筹到一个平台,激活统战对象,形成庞大而显性的统战工作群体,以此催生流量。三是力争滨江创新、全省复制。探索数字化项目开发应用,为全省各地统战部门做好海外留学人员服务工作探路,为全省各地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提供做法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