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行 共话未来

——记2022年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浙江分营

发布时间: 2023-03-23 10:25:35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浏览次数:

携手同行 共话未来

——记2022年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浙江分营

赵晓华

盛夏时节,酷暑难耐,却阻挡不了相见相聚的信心和决心。7月26日,2022年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浙江分营如约而至,来自杭州、温州、台州、衢州四地的50余名在浙高校台湾大学生以及在浙就业创业的台胞青年,来到历史文化名城衢州,相聚在孔氏南宗家庙,开启了本次夏令营研学之旅。

在为期7天的行程里,营员们前往衢州市、温州市,赴中国儒学馆、衢州博物馆、衢州柯城余东农村未来社区、南宋陈傅良纪念馆、世界温州人家园、温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等,感受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面貌,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

探访传统文化:儒风渐染 浩气长存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衢州,孔氏南宗家庙所在地,素有“东南阙里”“南孔圣地”之美誉。开营式设在孔氏南宗家庙,让营员们更加深刻地接受了儒家文化的洗礼,更直观地感受到了孔子后裔扎根衢州,传承发扬儒家思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中国儒学馆,大家跟随讲解员一起了解儒学的发展历史。浩浩儒风代代传,栉风沐雨几千年,“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的儒家精神,就像绵绵春雨般润泽神州大地,也如习习春风吹向世界。

儒学博大精深,自诞生之日起,在历代文人学士坚持不懈地解读、阐发、拓展之下,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流派纷呈,蔚为壮观。起源于温州的永嘉学派即为代表性学派之一。永嘉学派形成于南宋时期的浙东永嘉(今浙江温州)地区,提倡事功之学,曾与理学、心学鼎足而立。其崇实、重商、创新、变通的思想精髓,对当代温州精神孕育萌发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南宋陈傅良纪念馆,营员们了解了陈傅良作为永嘉学派重要代表人物,承前启后,推动永嘉学派发扬光大的治学成就。走进永嘉书院,大家对于永嘉学派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对其发展历程、代表性著作、核心思想要义等有了更为系统、直观的感受。书院前有薛季宣、陈傅良、叶适三位永嘉学派代表人物组雕,三位儒学大家作为永嘉学派创始人、传承者、集大成者,为永嘉学派发扬光大作出了重要贡献。正是因为有一代代学者精诚执着、勤于治学,才使得包括儒学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历经时光沉淀,而越发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厚重的影响力。

营员们还参观了为纪念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所建的南怀瑾书院,了解了南怀瑾先生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感佩于先生潜心向学、弘扬民族文化,心系祖国、筹资兴建金温铁路等事迹,感念其家国情怀与文化担当。

探寻城市发展:深入了解不一样的温州

民营经济强市、对台交流重镇、永嘉学派发源地……一个个标签,诉说着一个多面、立体、内涵丰富的温州。

有人说,地球上有鸟儿飞不到的地方,但没有温州人到不了的地方,有人的地方就有温州人。据不完全统计,有近70万温州人分布在世界各地,有超175万温州人在国内各地创业。为将“温州人”这一群体紧密联系在一起,续写创新史,2018年,集情感地标、精神家园、服务高地、回归样板、形象窗口等于一体的世界温州人家园,在鹿城区闪亮登场。此次夏令营,营员们走进世界温州人家园,了解温州籍人士走出温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奋斗故事,以及世界温州人家园致力于汇聚海内外温州人的资源优势,为温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发展历程。

在温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家通过聆听讲解、观看宣传片,了解温州市积极致力于科技创新,打造创新型城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重要举措,有营员还饶有兴致地体验了防滑鞋等科技产品。营员们还赴红蜻蜓集团有限公司,参观公司独资建立的中国鞋文化博物馆,了解中国几千年鞋履文化的历史面貌和发展历程,并询问红蜻蜓集团企业科技创新等有关情况。

“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陆,一半在台湾。”一句简简单单的歌词,道尽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割不断的同胞情、两岸缘。歌词中的半屏山,正是位于美丽的洞头区。走进洞头,营员们与当地台办工作人员交流,了解洞头在深化两岸交流、推进两岸关系工作中取得的显著成绩;前往韭菜岙沙滩,领略洞头城市魅力;登上有“气吞吴越三千里,名贯东南第一楼”美誉的望海楼,参观楼内陈列的洞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美丽的洞头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有营员表示,洞头景色优美,生活舒适,两岸交流活动丰富。很喜欢这里,以后还会常来!

“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本次夏令营的最后一站落在了温州乐清市境内的雁荡山。雁荡山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因火山喷发形成的极具代表性的流纹岩地貌景观,先后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大家饶有兴致地观赏错落有致、移步换景的山峰奇观,撑伞来到瀑布下,感受大龙湫的飞流激荡,灵岩景区的高空飞渡表演,生动再现了以往劳动人民上山采药的惊险历程,给营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探秘乡村振兴:奏响“共富”协奏曲

浙江,以“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有限资源禀赋,创造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6年居全国省区首位(截至2020年)的辉煌战绩,浙江为什么这么牛?走进乡村,感受蓬勃的发展活力,相信答案就在你心里。

7月26日,营员们走进“全国十大农民画村”——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感受农民画的独特魅力。走进村庄,院墙上随处可见颜色鲜艳、内容鲜活,反映农业生产、乡村生活的画作,搭配干净整洁、绿意盎然的村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余东农民画本为村民农闲消遣的自发创作,后在当地文化部门推动下,余东村成立余东农民画协会,越来越多的村民受到鼓舞,走上了绘画道路。大家熟悉的农村风光、日常生活都是信手拈来的好题材,农闲时节、节日期间,村里都会开展书画交流、比赛,余东农民画的名声越来越响。如今的余东,农民画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兴趣爱好,村里因势利导大力发展农民画衍生工艺产品,画家们逐渐走出衢州,奔赴全国开展创作,余东农民画从农民业余创作,变成一项农村文化产业。营员们参观了余东中国乡村美术馆,了解余东农民画发展历程,走进村里的农民画相关文创产品工作室,观赏丰富多样的文创产品。有营员表示,没想到,衢州的农村这么好,不但环境优美整洁,村民住宅宽敞漂亮,整个村庄也充满着艺术气息,走在路上,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乡村蓬勃发展的满满活力!

在温州瑞安市陈岙村,营员们再次感受乡村之美。陈岙村的变迁,是浙江践行“两山”理念、实现绿色发展的缩影:自1999年始,全村经济借助电镀、水暖等行业的发展而崛起。多年来,该村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提出“退二进三”发展思路,主动融入温州大罗山生态区规划,将陈岙定位在生态人居区。近年来,该村先后投入近350万元,相继建成村心、怡心生育文化公园和体育广场,村史陈列馆、多媒体活动室、村民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等,组建陈岙村业余文艺队、太极拳剑表演队和木兰扇队等文体队伍,并充分开展鼓词演唱、划龙舟等传统文体活动,创造了浓厚的和谐氛围。

共计7天的行程,营员们从陌生到熟悉,大家纷纷表示,借由此次夏令营活动,很开心有机会到衢州、温州走一走、看一看,感受当地的优美风光、文化底蕴与风土民情,在不同的地方听不同的故事,体会不同的特色。更重要的是,通过此次活动结识了一些台青朋友们,增进彼此间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