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乡贤补位 各显身手谱写新时代“同山赋”

发布时间: 2023-03-22 14:42:49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浏览次数:

党建引领 乡贤补位

各显身手谱写新时代“同山赋”

诸暨市委统战部

乡情乡音,是乡贤心底最柔软的情愫。近年来,诸暨市同山镇强化乡情纽带、凸显情感链接、创新平台载体、优化政策供给,进一步激发乡贤活力、凝聚乡贤智慧、汇集乡贤力量,引导和支持乡贤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同山镇在外知名乡贤共计70余人。鸿雁归巢,游子归心。在浓浓的乡情感召下,他们尽己所能、发挥所长,带着资金、技术和理念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2019年以来,依托乡贤引进或协助引进500万以上项目3个,领办村级实事130余件,捐赠关爱基金达270余万元。

明星项目再掀发展热潮

“我住在这里很开心,每天到地里种种菜、除除草,还有伴聊天。”一大早,边村村民边维新老人就在同山和孝康养中心田地里忙活开了。自从同山和孝康养中心开业之后,他就一直住在这里,还把家里的农具都拿来康养中心,为养老院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同山镇是诸暨市西南部的生态山乡。2018年,浙江省农村综合改革集成示范区试点项目落户同山,镇康养中心项目作为集成示范区的“明星项目”,总投资千余万元,占地面积4385平方米。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该项目与由中源村乡贤边志仁、边伟父子创建的上海和孝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建成医养结合的长寿家园高端养老项目,设置床位79张。这也让同山成为了诸暨市内外优质养老的新选择地,带动周边村企实现年附加收益20万元。

“在诸暨,乡镇敬老院引进专业养老服务团队的并不多。这个高端养老项目就是我们探索‘党建+乡贤’模式,引才投资兴业的生动实践。”同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山区乡镇来说,招商引资是件难事。结合发展实际,同山镇以党建为引领,以乡情为纽带,积极探索“党建+乡贤”工作模式,形成互促互哺的长效模式,破解招商引资难题。在常态化开展镇、村两级返乡走亲座谈会、乡贤座谈会基础上,建立“党员干部——乡贤项目”一对一联络体系,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退职老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关键少数”群体的联系网络作用,将乡贤资源的挖掘与维系纵深到一线、下沉到个体。同时,组织党建联络员专题培训,更新招商政策业务知识,做好政策宣导与配套跟进。

中源村党总支充分用活乡贤能人辈出核心优势,在“五三争创”等工作中坚持“党建+乡贤”工作模式,积极做好镇党委与乡贤之间的“中间人”。中源村党总支书记邱金浪与乡贤边志仁是老相识,听闻镇里筹建养老中心,第一时间想起了边志仁及其儿子主理的和孝养老,通过与镇主职领导多次探讨汇报,与乡贤进行电话联系、方案对接,积极向乡贤争取运营合作意向。“常态化拜访关心乡贤亲属,充分发挥地缘人缘优势,村党组织也可以为乡贤回归牵线搭桥。”邱金浪笑着说。

据了解,通过镇党委统筹、村级党组织牵头、党员干部、乡贤牵线等方式,丽坞底、布谷、绿剑等村还把乡贤项目与特色产业开发相结合,先后引进民宿农家乐服务中心、红色酒嫂创客合作社等特色项目6个,并通过“小农大合作”模式,创建3家高粱合作社,向村民提供技术、销售、品牌培育推广等一条龙帮带服务,带动“作物经济”“美丽经济”年创收100万元。

同心同向酿造“醉美”产业

同山以酒为名,因酒而兴,“醉美”风情吸引着诸多同山乡贤回乡、牵线助力同山烧产业发展。

边剑平的老家在西源村里江山自然村,那里四面环山,竹林密布,竹林源头清泉是酿酒的上佳水源。2018年,他看到家乡特色产业同山烧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果断决定回乡创业。回来后,他租下了西源村村口小学校舍旧楼,装修改造成酿酒作坊,同时聘请了当地12名村民做帮工。

“我爷爷从15岁开始跟着当地的酿酒师傅酿制同山烧酒,后把这门手艺传给了我爸爸。我从小也在同山烧浓浓的酒香中长大,回来算是对酿酒技艺的传承。”边剑平说。

凭着传统酿酒的好品质及多年经商积累的客源,如今,边剑平的西源老边同山烧渐渐在外打开了销路,在市区15家烟酒店销售,还吸引了宁波、上海等地的经销商,目前年销量超过了2.5万公斤,价格比往年高了数倍。酒作坊红火的生意,不仅吸纳着村里的富余劳动力,还带动了周边七八十户农户以同样的标准酿酒,加速了农户向着规范化、品牌化进阶。

和边剑平一样心系同山烧产业发展的乡贤还有很多。2019年,乡贤孙淦平回乡时,看中唐仁村一处凋敝已久的闲置农房,并在此建起了越庄酒坊。怀着反哺家乡的初衷,孙淦平的越庄酒坊不仅带热了村庄的人气,更激活了村集体增收的“一池春水”。 

去年年底,在越庄酒坊对面,总面积为331平方米的越庄酒文化书院建成。投入运营后,这里不定期举办与酒文化相关的各类书画、美术、国学讲座、文化沙龙等,成为推广古法同山烧文化的全新载体。 

美酒浸润乡村“共富梦”,在加速奔跑的“赛道”上,还有带领同山烧向“大而强”迈进的新乡贤。浙江同山醉美人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小义来自天台,是同山女婿,这些年,他在对传统烧制工艺进行保护性传承的同时,走出一条“双曲发酵、泥底石窖、固态发酵”的创新工艺路线。去年,仅公司的一款主力产品“勾践王”就收获了500多万元的销售额。

一纸文墨承载浓浓思乡情

“同山之邑,隋唐是置。蕴地之灵,承天之赐。布谷浩渺,漾逸人之扁舟……”三月草木葱茏,走进矗立在布谷岭上的同山亭,轻声诵读刻碑上的《同山赋》,字里行间就能读出同山这个千年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如今,同山亭已成为迎接外地游客进入同山的一个文化地标。

而这首《同山赋》的作者正是同山乡贤、西泠印社资深社员、书法家寿勤泽。多年来,寿勤泽倾心致力于乡邦文献与浙江地域文化史研究,取得多项成果,主持完成《浙江文丛》第一期、第二期八百余种典籍的整理出版;致力于西施文化与《诸暨三贤》文献的整理研究,完成了多个重点课题;出版了包括《陆游全集校注》等在内的多部研究著作。他把推广绍兴历史名人和历史文化,当作自己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使命。珍视经典,回归传统,尊师重学,固本培元,这是他始终坚持的人文意蕴,也是对家乡文化发展的期待。

受诸暨市委、市政府委托,满怀回报桑梓的深深感情,2020年初,寿勤泽开始了《西施赋》的文稿创作。历经数月的收集资料、考订文献、拟定提纲、撰稿写作,向社会各方征询意见建议,先后五次修改,《西施赋》于2020年6月下旬定稿。寿勤泽又马不停蹄开始了这篇共计500余字赋作的书法长卷创作。该作品被诸暨市博物馆收藏,寿勤泽本人也受到诸暨市委、市政府表彰,同时被授予诸暨市“最美乡贤”荣誉称号。

2020年夏天,寿勤泽开始《同山赋》创作。历时3个月的精心构思、写作,经反复修改,在柿子红时,他终于在老家唐仁村的书房里完成创作。之后,寿勤泽把文稿送给了著名书法家、年逾95岁的沈定庵先生和79岁的资深艺术家骆恒光先生审核把关,完成书法创作。碑上的镌刻则由著名篆刻家吴钥星先生承担。对他而言,回到家乡捐赠作品,既出于对家乡的感恩,也是受到宗亲捐赠活动的感染。“我对家乡诸暨有很深的感情,这几年我参与了不少诸暨的文化建设项目。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回报家乡,奉献自己的机会。”他说。

去年3月12日,寿勤泽在同山镇发展大会上又向家乡捐赠《同山赋》 《兰亭序》两幅书法长卷和他点校的《王冕集》,并深情讲述了《同山赋》的创作历程及背后的故事。

谈及创作和捐赠初衷,寿勤泽表示,同山是一个千年古镇,一个个古村都有一段段文明与生产发生发展的漫长历史,值得后人记取。讲好同山故事,弘扬诸暨文化,这就是他创作《同山赋》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