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以“侨”为介,助推“地瓜经济”藤繁根壮

发布时间: 2023-11-10 15:34:57    来源: 综合处

义乌是浙江省重要的新侨集聚地,目前常驻侨商达11万人,已在全球建立21个海外义乌人联络站,并与120余个国家侨务资源实现了“全球联网”。其中,每年不定期来义采购、长期保持经贸往来的流动侨商超50万人次,侨商对该市外贸贡献度超过65%,义乌正逐步成为世界侨商集聚高地。近年来,义乌市委统战部以“侨”为介,助推“地瓜经济”藤繁根壮,努力为高质量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贡献侨界力量。


一、以侨引侨,厚植“地瓜经济”成长土壤


“感谢义乌给我们提供平台和机遇,让我在这里开始了新的事业;因为世界侨商大厦,让来来往往的侨在义乌有了‘家’。”意大利归侨王慧斌说起了自身感悟。他于1985年出国打工,1999年尝试跨境贸易,2001年来义创业,先后主营箱包、服饰等,创办浙江欧雅服饰有限公司,2021年8月担任义乌侨商联合会会长,先后协助招引近百名侨商入驻义乌世界侨商大厦。


“希望今后‘侨贤居’能为更多的侨商带来生活上的便利。”日前,王慧斌在世界侨商大厦四楼新开的餐厅“侨贤居”开始营业时表示,将继续为来义乌的侨商提供便利服务,大家在侨贤居互通经济资讯、交流经贸文化、共推经济发展。



“近年来,义乌不断发挥侨商汇聚优势,深入推动招侨引侨,不断壮大‘地瓜经济’在义‘块茎’。”义乌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侨联主席王哲怀表示,通过出台“招侨引侨九条举措”,加大对侨商给予金融、仓储等方面的支持,把侨商群体和侨界人才引进来、留下来、用起来,全力推动侨商回家、侨智回归、侨资回流。


据统计,2019年世界侨商大厦建成以来,共招引贸易、物流企业220余家,链接各类供货商3000余家,引进资金11.07亿元,2022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04亿元;完成世界侨商中心一期8个项目招商,拟向全球招引1000家以上侨商企业和国际采购商企业入驻。开展“全球贸易商”招引行动,连续五年举办世界义乌人大会,邀请全球50余个国家400余名侨商参会,有力推介义乌营商环境。


二、助侨出海,延伸“地瓜经济”海外藤蔓


“我在沙特开了个超市,前不久我在泰国乌隆合伙开的超市开业了,生意不错,现在正在寻找合作伙伴,准备在菲律宾马尼拉开超市。”国庆前,作为“地瓜经济”的践行者,义乌市侨缘志愿服务队队长陈东民分享他的出海创业经历。


义乌市深入实施“万企拓市场”行动,全面助力侨商出海,持续繁茂海外“藤蔓”。迭代升级“义新欧”“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加快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建设,开行义新欧“侨商号”专列,畅通侨商侨货出海通道,构建“一网通达”的全球物流体系。


积极实施“店开全球”行动,在50个国家设立210家海外仓,落地欧美•亚马逊、东南亚•虾皮、拉美•美客多等跨境电商平台运营服务中心,为侨商侨企拓展国际市场、义乌商品走向世界提供重要支撑。


打造“境内外一体化”服务体系,加快“全球通”应用贯通,以数字化手段不断推动政务服务向海外延伸,方便海外侨商办事,目前政务服务已辐射至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443项服务事项实现海外“一网通办”。


三、以侨为本,滋养“地瓜经济”根深叶茂


“感谢你们的贴心服务,帮助我加急办理出护照,让我在海外如期与客户签订了合同。”墨西哥侨商王丽贞前段时间因紧急事由需赴国外开展业务,过程中遗失护照,义乌市侨联秘书长张瑞君积极帮助对接,并成功办理了护照。


为侨服务,义乌一直在行动!积极践行为侨服务宗旨,完善为侨服务平台,整合义乌侨界组织和场所资源,建成侨商会客厅、为侨服务中心等平台,为在义侨商提供政策咨询、联络联谊、商务接待、创业创新、侨益保护等全方位服务。


深化“侨小二”服务,设立“周五侨商服务日”,以金融助侨为突破口,坚决落实“稳经济、强发展”各项举措,截至目前,已通过该活动开展助企服务120余次,解决问题90余个。


侨商市场经贸往来纠纷较多,为更好维护侨商利益,于2019年成立涉侨纠纷多元调解中心,出台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方案,深化检侨合作,设立涉侨共享法庭,累计调解侨商纠纷600余件,涉及金额超亿元。


四、侨来建功,繁茂“地瓜经济”共富枝叶


“多亏了义乌来料加工业务,为我们山区农民就业增收提供途经,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好机会”。磐安来料加工相关经纪人致电义乌市侨联副主席周伟力表示感谢。


广大侨胞创业致富不忘带动广大群众共同富裕,义乌市委统战部积极弘扬广大侨胞热心公益、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搭建平台擦亮品牌,发挥侨界资源力量助力共同富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年来,义乌深入推进“侨助工坊”行动,全力为我省山区26县精准提供来料加工信息和货源,累计培育建设“侨助工坊”25个、来料加工基地车间近200个,发放来料加工费超亿元,惠及从业人员超万人。


持续开展东西部对口帮扶,创新谋划“来料加工+产业培育”模式,助力打造来料加工产业升级版,向四川巴中地区委派侨企技术员3名,培训来料加工熟练工人40余人,带动就业超100人。

加强侨爱公益促进会、侨缘志愿者服务队等侨界爱心组织建设,不断壮大力量,突出打造“侨爱助学”“侨爱助困”“侨缘志愿”等志愿公益品牌,共帮扶救助困难学子46名、弱势群体百余名,捐助爱心善款、爱心物资价值超1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