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四) | 听听浙江省党外知识分子代表委员们说了些啥
发布时间: 2023-01-16 15:29:31
1月11日至16日,浙江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不少党外知识分子作为我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立足自身岗位,结合专业特长,认真履职尽责,为我省奋力实现“两个先行”积极建言献策。一起听听他们说了些啥!
委员热议:中小微企业人才哪里来?如何才能留住人才?
这几天,在政协委员驻地,有个话题一经抛出,总能引起委员们热议:中小微企业人才哪里来?如何才能留住人才?
盛静怡,浙江省政协委员,嘉兴市新联会会长,金小悦企业管理(嘉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是经营连锁餐饮的,规模并不算大,员工就像和我们共同打拼事业的‘战友’,要留住他们,得用心用情。”盛静怡是一位80后新委员,在她看来,员工是最宝贵的人才资源。 “提到人才,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高精尖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但我认为,三产服务业是能够让城市拥有烟火气的重要保障,我们做的工作同样很有价值。”盛静怡说,创业这些年,她发现,相较于父辈的“严师带徒”模式,现在管理员工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为了让年轻员工拥有良性的成长氛围,她对每个岗位所需的技能都进行了标准化细分,“就像‘升级打怪’一样,点亮技能就能获得晋升,有了明确的上升空间,员工内驱力得到充分激发,培养周期就缩短了,薪酬竞争力也大大提升。”
潘云峰,浙江省政协委员、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
培养本土人才,也是潘云峰一直关注和参与的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引育用留’人才工作全链条机制。很多小微企业有时会‘吐槽’,引进人才需要雄厚的资金,压力不小。我认为,提高职业教育水平,提升员工技能水平、培养本土人才很重要。” “在我国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是职业院校毕业生。”潘云峰说,职业教育已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军的重要供给力量,建议职业院校联合中小企业、关键产业链重点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产业园区等,开展产业学院共建和专业共建,直面企业发展所需,为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培养和提供技能人才,助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
陆琪,浙江省政协委员,省网联会副会长,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
陆琪是全网粉丝量达6000万的网络大V,深耕互联网领域多年的他更多关注网络产业人才。 “浙江网络公司众多,有大量的人才需求。”陆琪说,对基层网络人才引进、扶持以及挽留,力度仍显不足。为此,他在提案中建议,对网络管理人才予以职称评定通道;对“中腰部”网络人才加强人才评定和扶持工作;以及鼓励基层网络人才的“复制型”培训,以降低网络企业用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