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衢江:全力打造畲族风情未来乡村

发布时间: 2023-01-16 15:40:23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峭壁横生、畲旗飘扬……行驶在三回九转的山路上,仿佛时间在这一刻穿越了。这里就是充满畲族风情的衢州市衢江区举村乡未来乡村,位于乌溪江库区,距衢州市区62公里。

近年来,作为全国首个民族未来乡村,衢江区举村乡这个宁静的古乡,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举村乡通过培育产业体系、挖掘特色文化、强化数字赋能,连片推进辖区内西坑村、洋坑村、石便村、翁源村共建畲族风情未来乡村,努力探索未来乡村共同富裕的实践。

一、以产业促宜业

“难得一遇的净土,美出了新高度。”来自杭州的游客提起西坑村“洋西孪”精品民宿便赞不绝口。

“洋西孪”精品民宿

“‘洋西孪’一共有二期,我们专门请来了浙江农林大学的教授进行设计。”举村乡党委副书记郑冠云介绍,一期民宿保留了原有建筑的6个套间,融入了畲族元素,一层为客厅、沐浴间,二层为客房,已于2022年7月开始外包运营;二期已进入装修末期,预计2023年1月可以全部完工。截至2022年11月底,“洋西孪”一期营业额达57万元,除去各类成本,村集体分红19万元,让只有百来号人口的西坑村尝到了甜头。

除了“洋西孪”精品民宿,石便村的“行云居”、洋坑村的“朴原外婆家”等民宿也已营业。据统计,目前举村乡未来乡村已建成精品民宿群2500平方米左右,年累计接待游客数1.6万余人次,年营业额达650万元。仅民宿这一项,去年就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5余万元。

在打造民宿群的同时,举村乡还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充分挖掘高山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培育高山云雾茶基地、白芨种植基地、“千年谷”香榧基地、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等,通过“洋西凤飞”直播间、“寻品衢江·主播有礼”等线上营销活动,为农户销售农特产品400余万元。

香榧种植基地

二、以文化促宜游

“要留住游客,除了自然天成的风光,还要有浓厚的畲族文化特色和丰富的娱乐活动。”举村乡人武部部长张雪康相告,为了打造出一个宜游的未来乡村,举村乡以“个性化、特色化、本土化、生态化”为标准,为畲族文化馆重新规划选址、增添多媒体运用技术;给220幢农房外立面画上了具有畲族风情的舞蹈、人物、服饰、美食;在凤凰广场等文化展示场立起了畲柱、挂上了畲族旗帜,让游客无障碍了解畲族文化。

西坑村畲族文化馆

2022年上半年,西坑村凭借“畲族风情”特色品牌成功入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名单。借此契机,举村乡将周边“五谷丰登”、“清雅洋坑”景观台、“深谷幽兰”等特色景点与西坑村串联成线,全面提升沿线景观。依托自然景观,举村乡还组织游客春季进竹林挖毛笋、寻湿地采兰花;夏季到溪流戏水避暑;秋冬与村民打麻糍、欢庆丰收等;还可以用农家的柴火灶做饭吃,体验一回农家生活。

此外,举村乡定期举办“三月三”“喝山节”“立夏祭”等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唱支山歌给党听”、户外露营、农耕研学等活动,累计3万人次参加,直播平台在线浏览量超50万。

三、以数字促宜居

“现在,我们有什么需求,在家里就可以用手机发起申请,村里很快就会帮忙解决,很方便!”洋坑村村民王玉明说,他只要扫一扫家门口的“智慧门牌”,就能进行咨询联络、问题上报、提交诉求。

王玉明口中的“智慧门牌”是举村乡“民族乡村智慧大脑”系统中的一个子应用。该系统集智慧产业、智慧治理、智慧服务等于一体,内置村务公开、办事服务、评价反馈、问题反映等功能,村民可依托手机端提前预约并进行服务评价,实时反映民生问题,拓宽了群众反映意见和监督的渠道。

“民族乡村智慧大脑”还可以实现云游举村、灾害预警、防火防汛等信息“一图感知”,业务审批、政策享受及兑现等“一站办理”。截至目前,群众已通过“智慧门牌”咨询联络150余次,提交诉求70余条,问题解决率达100%。

除“智慧门牌”之外,举村未来乡村还在核心区建立了智慧药房,配置了自助药柜,备有30多种常用药。村民只要用手机扫一扫柜台屏幕上显示的二维码,就可实现支付、取药。

智慧药房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未来乡村打造民宿群、设置驿站、植入新业态。”举村乡党委书记周正明表示,要把举村乡古村落、畲族文化、秀丽山水和未来乡村整合在一起,串联成衢江区全域旅游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