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艺术家晨晓:用“中国好色彩”带给大众“快乐生活美学”

发布时间: 2022-12-12 15:05:08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华人艺术家晨晓:用“中国好色彩”带给大众“快乐生活美学”

华人艺术家晨晓 受访者供图

艺术是什么?古今中外,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对于更多大众而言,他们对艺术,尤其是绘画艺术并不“懂行”,仅仅是喜欢观赏。

“将艺术从哲学、社会、政治等语境中剥离出来,没有深奥的艺术理论,仅仅希望大众喜欢我的画,通过我的作品,让大家觉得艺术离自己很近,让大家感受到美和快乐,仅此而已。”华人艺术家晨晓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晨晓作品 方堃 摄

晨晓作品 方堃 摄

初见晨晓,鲜明的个人特征扑面而来——爽朗、直率、幽默、热情,让人第一时间联想到他画——贯穿炫目的色彩、大块面的构图、突出而处理独特的主题,每一笔触,都在构建生命的极度欢愉。

虽然患有“全症状神经性色弱障碍症”,但晨晓笔下的“色彩世界”享誉海内外。

晨晓祖籍浙江诸暨,1986年远赴澳大利亚求学,后前往新西兰。是唯一一个以华裔艺术家身份进入西方主流画廊的画家。旅居海外期间,他游历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各地举办了70多场个人画展。2013年,晨晓受邀回到中国,从此开启了他在国内的“中国好色彩”之路。

“我从小在中国接受孔孟儒学熏陶和中国文化传统浸养,青年时期移居大洋洲,在新西兰居住了26年,新西兰蔚蓝的大海、绝美的峡湾、原生态的美景、乐观的居民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晨晓告诉记者,当他的精神世界跨中西方文化交流之时,深感文化之间的差异巨大,但他始终认为艺术不应该被化界定,任何“美”都有一席之地。

晨晓作品 方堃 摄

晨晓作品 方堃 摄

作为中国当代最受瞩目的“色彩大家”,晨晓汲取新西兰的野性鲜活、江南古典的文气秀雅、当代中国的实验活力,锻造出他“独立思考为体古今中外为用”的个性,其个性鲜明的色彩、无可比性的绘画语言、表现主义的特点、中国文人画精神、极具意味的审美形式、耐人寻味的原创风格,被网友称为“中国色彩之父”。

“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家”栗宪庭评价晨晓的画为“简单快乐”,许多新锐艺术评论家认为晨晓的作品“自足,无拘无束”;而晨晓本人的绘画理念十分纯粹,在艺术生涯中始终坚持“我画我喜欢的,我喜欢我画的”。

“我的绘画虽然是用西方绘画表达的语境,色彩斑斓的唯美形式,但是骨子里深藏中华文化的精神,中国画大写意的表达方式,可以说把中西文化结合得恰到好处,作品既是世界的,也是中国的。”晨晓说。

晨晓作品的艺术衍生品 方堃 摄

晨晓作品的艺术衍生品 方堃 摄

观赏晨晓的画作可以发现,他表现快乐情绪性的大笔触直截了当。几乎使用纯色画画,大面积的绿色、天蓝、柠檬黄、大红等平铺直叙,每幅画总有一个主调的纯色形成画面的大结构,虽然不是抽象画,但造型已经被简单明了成符号化的感觉,有种类似抽象绘画的意味。

2013年回到中国后,晨晓相继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画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晨晓个人画展时,时任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和政府团队亲临现场祝贺。

之后,晨晓创作了《中国印象.北京》《中国印象.上海》《中国印象.重庆》等系列作品,并开始深入研究艺术和大众关系。

“我觉得艺术的魅力在于向大众传播‘快乐生活美学’,再者更想用‘中国好色彩’讲好中国故事,用艺术语言潜移默化地推动大众审美意识。”晨晓如是说。

为了这个理念,晨晓打破常规的展览方式,在中国各城市购物中心举办“快乐生活美学”的展览。

“我把画展开在全国各地的购物中心,这样能够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地为大众带来更多美和快乐的享受。”2016年至今,晨晓在全国各地的购物中心举办以环保为主题的巡回画展,画展已经在北京、上海、杭州、厦门、天津、宁波、青岛、成都、重庆等诸多城市举办。

值得一提的是,曾有国外顶级奢侈品牌想要花几千万购买晨晓的画作版权,被他拒绝。回国后他却将画作版权无偿提供给中国本土企业,让他们设计出更多价廉物美,大众可以承受的艺术衍生品。如今这些艺术衍生品和文创艺术品已在上海、浙江、湖南、安徽等地推出,它们践行着晨晓“让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理念。

为了让“中国好色彩”融入更多大众生活,晨晓还开始参与乡村振兴,着手用色彩改造各地乡村。本着保留乡村原来面貌,从不大拆大改,包括植被。充分运用“中国好色彩”改造诸暨山下湖西杨龙村,“要把游客留在诸暨的乡村,要以绿色发展、保护生态为主要方式,去保留乡村文化、还原乡村符号,让房屋与自然融合……”晨晓告诉记者,从画布上作画,到大地上作画,这一过程中他能以更平静和自然的心态努力对话大众,也切实感受到了艺术必须为大众服务的精神内核。

晨晓工作室一角 方堃 摄

晨晓工作室一角 方堃 摄

回顾晨晓的人生之路,最初他带着一部中国思想词典走世界,以多层次的文化反思与世界对话,跳出中国局限,去加入更广阔、更深刻的对话语境,在世界范围内对照自己的艺术观。今天又带着一部世界思想词典回中国,激发艺术独立精神。

他的作品中,不管是西方现代艺术语境还是中国哲学意境,始终渗透着他的普世价值观: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