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为灯 做生命的守护者
——记农工党温州市委会副主委、温州医科大学副校长金胜威
发布时间: 2021-07-28 17:06:33
以心为灯 做生命的守护者
——记农工党温州市委会副主委、温州医科大学副校长金胜威
农工党温州市委会
金胜威长期从事危重病医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基于脓毒症治疗难题,提出促炎症消退新策略防治浓毒症,创建全新脓毒症预警、诊断、治疗新体系并证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其成果在多家大型医院推广,取得明显社会、经济效益。
近年来,金胜威的科研成绩不断得到肯定,以第一完成人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以主要完成人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浙江省万人计划“杰出人才”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金胜威看来,科研是一项艰苦复杂、具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就像往黑匣子里倒水,要将看不到的东西琢磨出来。虽然过程中必须付出艰苦劳动,但吃苦与成就往往成正比。
医者仁心 决心要攻克难题
金胜威祖父、父亲都是医生,他自小耳濡目染,在他心中,医生这个职业能够救死扶伤,是非常神圣的。1987年参加高考时,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医学专业。1992年,23岁的金胜威从温州医学院(现温医大)毕业,进入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几年后调入ICU病房。就是在那里,在无数次帮助重症病人与死神的战斗中,他不断磨练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也探寻到了多年后为之努力的科研方向——脓毒症。
说起脓毒症,大部分人比较陌生。它是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从而产生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损害的疾病,可由身体任何部位的感染引起,常见于肺炎、腹膜炎、胆管炎、泌尿系统感染、脑膜炎、脓肿等。全球每年新发病例3000万,死亡900万以上,平均每3.5秒就有一个脓毒症患者死亡,有42%的出院患者需要在90天内重新入院治疗,为临床最常见急危重症。脓毒症医疗费用和医疗资源消耗巨大,为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由于缺乏有效治疗手段,作为一名麻醉科医生,金胜威当时唯一能做的就是给病人上呼吸机,勉强维持病人的生命。2003年,一名17岁的少年由于肺部细菌感染并发脓毒症,最终无力回天。眼睁睁地看着年轻的生命逝去却束手无策,这让当时仍在攻读硕士学位的金胜威深感无奈。
一年后,金胜威赴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一位病理生理学教授在课堂上提出“促炎症消退”的概念,这让金胜威眼前一亮。很快,他就锁定了自己博士学位论文课题,着手做实验,并在武汉协和医院进行了部分临床工作。之后,为了更深入地研究这项课题,他又远赴英国求学,师从国际知名教授继续脓毒症研究。期间,金胜威得到教授及同事高度评价,同时获得了大量的实验经验和数据积累。
坚定方向 成果获国际认可
2010年,有了长时间的实验和数据积累,金胜威开始在温州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继续攻克难题。经过反复实验和验证,金胜威带领团队从炎症发生、消退和能量代谢角度揭示脓毒症发病新机制。他将治疗脓毒症比作“大禹治水”。传统理论认为,脓毒症发病机制为过强炎症反应,但基于抑制过强炎症的抗炎治疗效果欠佳。在他看来,仅仅堵住“水源”,可能会崩坏堤坝而一切尽毁,还要加速“泄洪”,要堵疏结合才能恢复二者稳态。
金胜威团队首次证实,脂氧素、消退素下降是炎症消退障碍的关键因子。也就是说,增加脂氧素和消退素,就能加速“泄洪”。此外,他们还建立了这两种介质的动态检测体系,作为疾病预警、诊断、疗效和预后的指标,并从数十万种临床药物中筛选出可上调脂氧素和消退素的药物,以防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建立了基于“抗炎促消退”理论的脓毒症预防和临床治疗新方法。该项成果的应用使脓毒症发病率明显下降,有效减少脓毒症病人器官损伤程度,降低病死率,减少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改善预后及远期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后期并发症治疗费用,大大提高脓毒症患者生活质量,并明显减少抗生素使用所带来的副作用及耐药现象。
除此之外,抗炎促炎症消退新方法也为其他炎症相关疾病防治提供了新思路:炎症相关疾病是临床各科共性问题,目前发现慢性炎症如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的发病与炎症不能及时消退密切相关。从抑制炎症的发生到恢复炎症发生和炎症消退的平衡治疗新方法也为临床各科的炎症相关疾病的诊治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金胜威带领团队已经把促炎症消退策略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防治,取得良好效果。
如今,金胜威团队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并在多个国际顶级期刊和杂志上发表。项目组成员先后 4 次作为大会主席主持国际脓毒症大会,17 次受邀在国际会议报告研究成果,举办促炎症消退新策略学习班18期,介绍抗炎促消退新策略防治脓毒症的成果和经验,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该项目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0余人,其中有10余人出国深造。大部分学生已奔赴临床第一线,通过大量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为更好地完善促炎症消退理念在脓毒症发病机制、治疗策略、药物研发等领域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该项目成果被欧洲SSC和美国ARDS指南引用,被写入哈佛大学医学院经典教科书《炎症基础》,获得英国临床研究创新奖。并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等30多家大型医疗单位推广使用。因为防治体系简单易行、安全高效等特点,也在全国 180 多家地市县甚至乡镇卫生院各级医院推广应用,降低了病死率,改善预后,节约了大量医疗资源。
履职尽责 参政议政出成果
作为浙江省政协委员和温州市政协常务委员,金胜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近几年,他提交了《关于创建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建议》 《消化道肿瘤早期普查建议》 《关于青少年近视防治建议》等10余件省、市政协提案。特别是《关于创建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建议》被写入2019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和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并被推选为2019年市政协个人重点提案。同时,金胜威积极参与开展各类调研活动,力求在基层调研中发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并思索解决之道。完成了《新形势下,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亟待关注“三医联动”中公立医院特许经营的三大问题》 《关于提升温州机场候机舒适度的几点建议》 《关于新时代背景下来华留学生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等多篇调研报告。其中,他完成的调研课题《医疗废物智慧化监管系统的调查研究》被农工党浙江省委会立项。
作为农工党温州市委会副主委,金胜威带领全市农工党党员,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职能,履职尽责,服务社会。积极参与医疗卫生改革,为医疗卫生改革献计献策,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他组织开展的“心心工程”“当代白求恩行动”等社会服务活动,都有较大的影响力;他充分发挥农工党在医疗界别的优势,组建讲师团,到基层、到社区,用科学态度宣讲健康卫生保健知识,送医送药、服务社会,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