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 星期三   

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 打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示范区”

发布时间: 2021-07-28 16:25:17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

打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示范区”

乐清市委统战部

创新背景

2018年10月,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批复同意支持乐清市创建“浙江省新时代企业家健康成长示范区”。乐清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将乐清独特的民营经济优势与创建“浙江省新时代企业家健康成长示范区”紧密结合。

乐清市在加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创建“浙江省新时代企业家健康成长示范区”方面有着独特的背景和优势。一是乐清是“温州模式”的重要发祥地,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动,乐商群体资源丰富,产业集群效应显著,改革发展成果丰硕。2019年乐清市GDP总量超1200亿,2019年全国百强县排名第16名;2019年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亩均工业增加值等多项指标居全省县(市、区)第一;近年来更是持续焕发新的活力,新增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连续3年增长速度达20%以上。二是乐商群体资源丰富。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乐清有40余万人在全球各地经商办企业,各类侨团、商会组织多达200个。遍布全球的乐商群体以及由此形成的联通全球的乐商网络,形成了内外乐清人互动发展的生动局面。三是乐清产业集群效应显著。积极打造世界级先进电气产业集群,智能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临港产业等新产业快速发展,为新时代企业家健康成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四是乐清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经验丰富。早在2003年,德力西集团党委成立统战部,而后正泰集团、天正集团、长城集团、华仪集团、人民电器集团等民营企业党委纷纷成立统战部,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乐清民营经济统战工作较长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为加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创建“浙江省新时代企业家健康成长示范区”提供了良好的建设环境。

 

主要做法

市委高度重视,全面统筹示范区创建工作。一是成立“浙江省新时代企业家健康成长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为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置在市工商联,办公室负责统筹规划、任务分解、组织协调、督查推动等具体工作。二是明确相关单位责任落实。市委统战部等22个部门按照工作定量、责任到人、限时完成的要求,建立起上下贯通、协调通畅的责任链条。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浙江省新时代企业家健康成长示范区创建的第一责任人,亲自研究部署和组织实施,把责任压实到岗、传导到人。三是强化创建工作督促检查。市委办、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按照“动态督查考核、定期督考通报”要求,制定示范区创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做好创建工作日常检查、跟踪督查和综合考评等工作。

助力“两区”建设,推动乐清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支持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省工商联与乐清市政府签订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助力乐清打造世界级先进智能电气产业集群。二是实施“青蓝接力”工程。以“5M”培养模式,即师徒团队、微讲坛、同馨思享吧、双月活动、年度乐享会为载体,大力培养新生代企业家,打造“青蓝接力”品牌,助推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传承与发展。在民营经济人士之家下设乐清青蓝商学院,以学历教育和企业实践相结合,承担乐清新生代企业家学历深造和技能培训等职能,并开展多期招生工作。三是打造“乐商家园”品牌项目。打造“乐商家园”,坚持教育培训、平台建设和专业支撑三个“一起抓”,搭建集教育提升、思想碰撞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创新服务手段,帮助企业转型升级。一是实施“蓝火计划”。“蓝火计划”乐清实践基地被温州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温州市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第一批先行实践基地。二是构建产学研成果转化平台。打造手机端“科技供需在线”信息系统——“高校科技成果网”,承担科技成果登记系统和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手机移动端系统的开发和运营,其中科技成果板块涵盖新材料等12大类,目前共录入近千所高校的8347个最新科技成果。三是破解企业用工难题。采用静态“云上平台”+动态“直播招聘”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因疫情影响造成的用工难题。免费开通乐清人才网网络招聘渠道,以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H5页面等多元线上形式,实时发布企业招聘信息。开创性地举办2场“乐音清扬・云上招聘”网上直播招聘会,为企业与求职者打造零接触、近距离的招聘体验。

优化发展环境,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一是畅通企业诉求渠道。在基层商会(协会)年会、政企恳谈会、主席读书会等,邀请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参加,并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加强政企沟通。健全商会(协会)会长列席人大政协会议、市领导联系走访重点企业、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等制度,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通过线上商讯APP收集有分量、有价值的反映企业呼声的意见建议32条。二是帮助化解企业金融风险。全力协助会员企业防范化解企业金融风险,全力抓好企业帮扶处置和不良贷款化解。加快打通民营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协助召开金融工作座谈会,完善银行业金融链条。三是为“清廉乐清”打造样板。出台《乐清市“清廉企业”示范点培育方案》,选定5家商会、10家企业为“清廉企业”培育示范点,积极推进“清廉乐清建设”。开展“清廉商会”试点工作,开展前期调研,梳理出6大块共84个小问题,起草“清廉商会”建设操作手册。成立乐清市商协会会计服务中心,推行会帐中心统一代理制度,有效解决商协会财经纪律不严格、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提供司法护航,提升营商环境。一是规范完善规章制度。起草出台《市领导联系重点行业协会商会工作制度》 《乐清企业家紧急事态应对制度》等9个政策制度,在企业家中取得良好的反响。二是加强法律维权服务。联合市司法局组织律师、公证员组成“惠企便民法律服务团”,通过现场走访、专题研讨等方式,解答法律难题,帮助企业提高依法经营的水平与防范法律风险能力。与市总工会、市人力社保局、市经信局联合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三是加强与司法部门协作。建立市工商联、市检察院共同联系工商联所属商会制度;印发市检察院服务民营经济白皮书,举办规避企业犯罪风险讲座;设立市检察院驻工商联工作站,建立民营企业维权中心和法规政策咨询室,出台《乐清市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平台工作方案》;启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防疫复工复产为重点,推进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一是积极做好维稳管控。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会议精神,对所属商(协)会开展会员企业复工和疫情防控工作督查;发出《致全市企业家的公开信》,及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开展前期调研,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乐清市民营企业复工复产所遇困难问题和所需扶持政策调查报告》,提出分步复工复产建议,协调19家急需外贸库存企业的物资运输问题,为复工复产的稳步推进奠定了基础。二是全力协调防疫物资。发挥工商联资源优势,协调医疗销售企业;发布《企业防疫物资资讯》,帮助会员企业协调对接58万只复工口罩;引导市总商会向餐饮协会、食品商贸商会等复工复产困难的服务业企业捐助21000个口罩。三是开展复工复产帮扶。联动市人力资源局下发《关于发挥乐清异地商会桥梁纽带作用帮助企业破解用工难题的通知》,向市委、市政府提出用工具体政策建议,发挥异地商会力量做好员工返岗工作。联合乐清银监会下发《关于征集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的通知》,助力企业融资。深化“三进三服务”活动,领导班子走访了50多家工商联执委企业,面对面协调解决复工复产中遇到的难题16个。

 

工作成效

一是加强了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建设。打造“乐商家园”民营经济人士之家,荣获2019年度全省工商联系统专项工作先进奖,并被《中华工商时报》加以宣传报道。

二是加大年轻一代培养力度。在民营经济人士之家下设乐清青蓝商学院,以“5M”培养模式,即师徒团队、微讲坛、同馨思享吧、双月活动、年度乐享会为载体,大力培养新生代企业家,打造“青蓝接力”品牌,助推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传承与发展。

三是支持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坚持稳中求进,防范风险,坚守实业、做强主业,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中实现企业发展,提升思想境界和事业格局。乐清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帮助民营企业获取银行信贷资金2.1亿元,化解不良贷款2000万元。2020年上半年,乐清市坚决贯彻“两手都要硬,两仗都要赢”,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困难,1至8月,规上工业增加值为1.9%,领先温州全市3.1个百分点,为温州经济逆势增长起到排头兵和顶梁柱作用。

四是优化了营商环境。起草出台《乐清市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平台工作方案》等9个政策制度,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在企业家中取得良好的反响。推行会账中心统一代理制。该做法被《中华工商时报》和省纪委平台刊登和录用,并被省工商联作为2020年6月份服务“两个健康”优秀案例在全省加以推广。建立《工商联所属商会(协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该工作法也被《中华工商时报》和温州市纪委平台刊登和录用。2020年1月,乐清市获“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称号。


新闻资讯| 多党合作| 民族宗教| 港澳台| 非公经济| 党外知识分子| 侨务工作| 机关建设| 专题

版权所有: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   备案号:浙ICP备0602199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02322号

邮编:310025 电话:0571-87051823 邮箱:zjqxzh01@163.com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省府7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