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一心三圈”工作模式 激活新乡贤参与城市社区治理新动能
发布时间: 2021-07-28 16:23:23
探索“一心三圈”工作模式
激活新乡贤参与城市社区治理新动能
长兴县委统战部
长兴县辖有4个街道、12个乡镇(园区)。近年来,长兴县委统战部在推进农村新乡贤工作的同时,以主城区雉城街道为试点,探索“一心三圈”(一心为一颗“向党心”,三圈为街道社区文化、经济、生活“三大圈”)——新乡贤参与城市社区治理模式。通过党委引领、乡贤参与、携手共建的工作模式,确保新乡贤工作始终贯彻党委工作精神、助力党委工作开展,有效激活新乡贤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的独特作用,成为党委政府基层治理的“好帮手”。
坚持红色基因 激活街道文化圈
一是新乡贤传承红色基因。把新乡贤工作纳入雉城街道党建工作体系,建成占地400平方米基层统战展示大厅,将新乡贤作为重要展示内容上墙上榜;开展新乡贤“共绘红色物业”“志愿服务誓师大会”“礼赞新中国・乡贤同抒家国情怀”等主题活动,并安排前往安吉余村、长兴新四军后方医院等地参观学习,让红色信念在新乡贤队伍中生根发芽。
二是新乡贤传播优秀文化。协助党委和政府开展文化下基层系列工作,组织新乡贤打造东鱼坊历史文化街区联盟,形成了以榕树下城市书房、长春书画苑、远方的家为代表的新乡贤文化辐射圈。如乡贤陈琪经营的“榕树下”城市书房,一楼建立“民族书屋”,为少数民族群众免费提供书籍阅读,二楼免费提供开展民族文化活动场所;乡贤陆爱华开办的长春书画苑,为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教授书法、山水画,为青少年开设“最美中国字”公益课堂。
坚持围绕中心 激活街道经济圈
一是新乡贤招引助力经济。围绕党委和政府招商引资工作部署,结合街道招商引资工作任务,鼓励新乡贤参与招商引资,确保新乡贤工作与党委和政府工作精神以及全年规划步调一致。开展“我为产业发展献一策”活动,街道新乡贤为集体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添砖加瓦。在金莲桥社区,乡贤赵桂成是招商引资能人,近年来分别引进红黄蓝幼儿园、宝龙地产公司、世纪华联超市入驻街道,有力助推集体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从380万元,增加到2014万元,股份制分红从每股600元增加到1500元。
二是新乡贤帮扶支持就业。积极助力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精准帮扶”工作,由街道党工委牵头,成立乡贤就业帮扶工作室,为少数民族群众、全职妇女等群体提供技能培训等服务。其中,乡贤吕湘君建立“巧手坊”工作室,为低保、无业、流动人员等开展手工缝制、摄影技术、电商指导等培训,目前累计帮助实现再就业人数超100人,业务辐射到画溪、龙山,李家巷等周边多个乡镇(街道)。乡贤李云辉组建“杏福嫂”志愿服务站,为少数民族同胞提供技能培训,通过“以外融外”的方法培育少数民族骨干,目前12名少数民族妇女已成为社区民族巾帼“领头雁”,在新居民治理、垃圾分类、好家风传承、就业创业、社区融入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坚持反哺惠民 激活街道生活圈
一是新乡贤参与提升环境。全力支持长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及复评工作,发动有能力的乡贤投身社区公益,改善社区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截至目前,街道已启动新乡贤公益项目28个。如大昌家具城负责人乡贤蒋杰杰出资为雉城街道18个老小区捐助“爱心椅”,解决社区老年人“无处可坐”问题,成为老小区一道靓丽风景线;水木花都小区业委会主任乡贤陈谊华合理使用小区公共经营性收益,改造停车位、更换小区监控、配合垃圾分类推行,成为街道红色物业示范的标杆;马巾巷社区开展“微绿有我・扬帆起航”空间营造项目,组织新乡贤参与老小区死角整治,改造成居民休闲娱乐睦邻聚集点,等等。
二是新乡贤矛调和谐邻里。充分发挥新乡贤在基层社区威望高、人脉广的优势,结合新乡贤自身特长建成系列新乡贤工作室,助力基层矛盾调解,共建和谐社区。如乡贤胡久经“九哥”长年从事建筑领域工作,为此街道成立“九哥乡贤工作室”,由“九哥”主导,专门协调解决因房屋质量、下水管道漏水等引发的问题;民警乡贤董平是“全国文明家庭”——董小白家庭成员,街道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成立“董平调解室”,专门在街道各社区定期开展文明新风宣传活动,同时调解社区居民之间的生活纠纷,倡导邻里和睦、家庭和顺。截至目前,各类新乡贤矛调工作室已累计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0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