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美味黄泥螺

发布时间: 2021-07-28 16:05:59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人间美味黄泥螺

何菲

任他江南烟雨缥缈,总抵不过春来百花齐放,春日里最娇媚的花海,是开在三月的桃花。当桃花漫山遍野之时,也是黄泥螺“至桃花时味乃美”的季节——“桃花泥螺”最为肥腴的时节到了。

泥螺是一种生活在泥沙质或泥质滩涂上的软体动物,“吐吞含沙,沙黑如铁”,古称“吐铁”。

旺发期,小岛周边滩涂上密密麻麻爬行着的泥螺,行动缓慢、憨态可掬,远远望去,像是谁撒下了无数颗黑豆。凑近看,其外壳呈卵圆形,体为长方形,好似一只只小拖鞋。这个时候去捡泥螺,保准满载而归。

泥螺状如蜗壳,体表有黏液,幼时白色透明,大时呈青色或黄色,不透明,泥螺个头以大为上,颜色以黄色为佳。若以时令论,以桃花时节最为细嫩,此时的泥螺肉质鲜嫩而无泥,称桃花泥螺,清代潘朗有诗曰:“树头月出炊香饭,郎提桃花吐铁来。”到了梅子青时,天上落雨,泥螺脂膏满腹,最是肥美。用酒浸个一两宿,肥膏便会溢出壳外。待到八月十六桂花开时,此时的泥螺个头虽大,但肉质已发硬。

台州自古就有食用泥螺的习惯。泥螺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不可多得的海味珍品。泥螺不但味美,还是一味中药,清人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吐铁能润喉燥、生津。”他还来个现身说法:“余庚申岁二月,每患燥火,入夜喉咽干燥,舌枯欲裂,服花粉生津药,多不验。一日市吐铁食之甘,至夜咽干亦愈,可知生津液养脾阴之力大也。”

对于在滩涂边长大的孩子来说,都有在泥土里捡拾泥螺的经历。但是想要有所斩获,还得费一番心力,掌握技巧。“退潮泥螺涨潮蟹”说的就是要把握捕捞的时机。一等到退潮,滩涂上满是泥螺,它们正缓缓地爬行,有了目标之后,接下来,就是手法问题了。鲜活的黄泥螺,体表都是白沫粘液,身段滑溜,不好把控,所以最好将手指合并,以“抄底”手势捞捏,肯定十拿九稳。

而对于大户来说,徒手自然是不行的。老底子人们去海涂捡泥螺的时候,必须配备一些必要的“行头”。盛泥螺的小木桶,泥涂里助行的滑泥船,如果是捡拾夜泥螺,还得配上堪称照明神器,眼下却已成古董的美孚灯。点上油灯,骑上泥船,挂个竹篓,去海涂上溜上一圈,收获颇丰。

食用泥螺前,彻底清洗是最关键的:将从滩涂中捡来的泥螺仔细地洗一下,接着,任由它在桶里爬呀爬,等泥螺头慢慢爬出来,它会把吃进去的泥土都吐出来,然后再反复淘洗干净。

泥螺最常见的吃法就是腌成糟货,“以腌藏糟浸,货之四方,以充海错”,宁波、舟山、温州、台州的泥螺都很出名,这些地方的腌泥螺,壳薄如蝉翼,螺肉通体透明,就像是一粒粒小琥珀,镶嵌在蜗牛造型的薄壳中。一尝,湿润柔软,清香脆嫩,丰腴可口,甜甜的螺肉中,溢出黄酒的醇香,味极鲜脆香美。

泥螺鲜吃最流行的吃法莫过于葱油泥螺了。葱姜蒜切好备用,水烧开放入泥螺,煮至冒泡后关火,捞出泥螺沥干装盘,撒上姜片、葱花、蒜、辣椒,浇上美味鲜酱油。另起锅将适量的油加热,最后“滋滋滋”地倒在泥螺上,拌匀即可。葱油泥螺油亮光润,浓香四溢,在青绿葱花、嫩白蒜瓣、大红辣椒的点缀下,只消看一眼就让人食欲大增猛吞口水了。

用筷子夹起一个,舌头一吮,肉出壳掉,那种软嫩鲜香的味道怕是吃过一回的人都将永难忘记。此外,将泥螺用啤酒洗净,沥干啤酒后放入生姜末、辣椒、盐、醋、糖等拌匀便是凉拌泥螺了。凉拌泥螺虽鲜脆味美,但肠胃不大好的人却不宜贪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