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舜井

发布时间: 2021-02-04 14:56:57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走进舜井

赵畅

不知有多少次从舜井边走过,每一次,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不为别的,只因为这口井与舜帝有关。

舜井位于上虞市市区一座曰龙山的山麓。这里是一片青翠的丛林,沿着石阶而下,便可一睹舜井的芳容了。舜井的记载,最早见于郦道元的《水经注》,而《水经注》引《晋太康三年地纪》云:“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又云:“舜与诸侯会事讫,因相虞(虞通娱)乐,故曰上虞。”另《史记・五帝本纪》引《会稽旧记》云:“舜上虞人。去上虞三十里有姚丘,即舜所生也。”姚丘就是现在上虞的上浦虹养村。

除了典籍的记载,百官、舜江、舜井等等,如此众多的地名和古迹,终让上虞人自豪地相信,舜帝不是远古的传说,而是真真切切的乡邻。然而,这口舜井是否为舜亲自开凿,似乎难有定论。在我看来,不论是或不是,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口井以“舜”命名,当是后来的上虞人出乎一种长久的纪念。

想起当年“舜避丹朱于此”之时,便教民驯服野兽,到渔捕湖(今白马湖)捕鱼传艺,推广种栎养蚕的经验,授民制陶术而使上虞成为中国陶器最早的发源地。更兼“舜为人子,克谐以孝,故其俗至今蒸蒸是效;舜为人臣,克尽其道,故其俗至今孳孳是蹈;舜为人兄,怨怒不藏,故其俗爱而能容;舜为人君,以天下禅,故其俗至今廉而能逊。”因之,《史记》赞曰:“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面对这样一位人们心目中的“仁君” “圣君”,后人怎能不深情缅怀?其功其德,不就如这舜井之水,恩泽浩荡、泽被后世的吗?舜井之名,这实在是百姓对舜帝的最佳口碑和出乎内心的颁奖辞,它比碑铭上镌刻的忠孝节烈更有价值,比殿宇里涵纳的社稷理想更有意义。

如同其他所有的老井一样,毕竟过了绵绵光阴、漫漫岁月,那斑驳的井栏,那绵厚的苔藓,以及汩汩长流的清冽井水,分明昭示着舜井就是一位时空老人、一件活着的文物。

这口叠印岁月的苍茫和醇厚的舜井,也有人誉之为“神井”。原来,旱时,它绝不干涸;涝时,它也绝不溢出。数九天东西吊里不冻,三伏日放东西不烂。舜井的神髓,源于龙山。背靠龙山,故其吞吐自如;因袭舜恩,故其福瑞广隆。于是想及,凡是来到舜井汲水的人,绝不仅仅是为了打一桶纯澄的井水。是啊,站在舜井边,情不自禁地弯下腰,轻轻地垂下小木桶,犹如伸向悠悠岁月深处,伸向遥遥历史深处;恍如从舜帝手里捧过一掬神水,接过一柄掘井神具。

在我看来,没有哪一口井能有像舜井这般执着,至今依然鲜活流淌。是的,舜井在那里默默地迎候着每一位前来汲水的人,它是一位慈祥的长者、一位德高望重的祖先,它更是一位城里的邻居、一位家庭的成员。无论斗转星移、岁月更迭,不论发生什么事情,舜井都不会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更不会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因为舜井“调和过青瓷的泥土,浇灌过华滋的草木,浸染过锦绣山川”,它依然活着。著名电视人刘郎说得好:“这舜井的水里,有着在殿堂里看不到的平凡之意、平民之情和平易之心。碑文可以剥落,彩绘可以凋零,然而,这股从未枯竭的井水,四季琤琮,却会一直流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