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统一战线优势 助推少数民族村“共同富裕”

发布时间: 2021-12-09 14:51:41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发挥统一战线优势 助推少数民族村“共同富裕”

常山县委统战部

常山县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全县有5个畲族少数民族村,少数民族总户数为624户,总人口为2965人。近年来,常山县委统战部紧紧围绕各民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技术、产业等方面资源优势,积极谋划推进少数民族共同富裕。通过村企结对“带富”、乡贤回哺“创富”、文旅兴村“润富”等举措,持续对少数民族村开展“造血型”“活血式”帮扶,加快了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进程,推动民族村集体经济和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全县5个民族村平均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近35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670余元,增长率高于全县农村平均水平。

创新合作机制 村企结对“带富”

积极引进工商资本,探索村企协作、用工服务等帮扶模式,鼓励支持民族村村民家门口创业就业。常山县工商联(商会)成员企业赛得健康集团投资36亿元,在招贤镇泉目山村打造“赛得健康养生小镇”,并与周边3个民族村签订战略协议,建立村级经济与集团经济联合发展大平台,打响了民族村振兴发展的“赛得模式”。

一是股份合作分“股金”。为优先保障民族村经济发展,3个民族村利用上级扶持资金及自筹资金购置赛得健康小镇公寓20年的产权,以每村每年一个公寓的收益,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确保每村每年有保底3万元的经营性收入。二是劳务投入得“薪金”。赛得集团在招聘用工时,同等条件下优先从民族村招聘,且年龄放宽到65周岁。同时还将投资2000多万元的赛得健康学院免费作为3个民族村的“少数民族群众培训教育实训基地”,开展实用技术、生产技能、经营管理等技能培训。目前累计组织开展少数民族群众技能培训283人,招聘用工370余人次。三是流转土地得“租金”。积极为三个民族村谋划争取土地开发项目,一方面可以直接流转给赛得集团获得收益,另一方面拓荒后可以用于农特产品种植,直接由集团收购,有效缓解了农产品滞销难题。近两年来,3个民族村共开发土地500余亩,为村集体和民族村村民增收近100万元,集团在民族村采购胡柚、山茶油、时令蔬菜等280多万元。

聚集优势资源 乡贤回哺“创富”

充分调动乡贤在民族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托民族村优渥的生态环境和劳动力资源特点,精准、有效对接乡贤,实施项目对接、项目回归、产业培育、产业提升行动,支持壮大特色产业发展。

一是促进生态资源向资本资产转化。扩充山区民族村产业发展的“生态元素”,通过“乡贤+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推动民族村“生态+”经济发展。黄冈村利用得天独厚的高山自然资源,通过招引乡贤“联手”经营,种植高端白茶、黄金茶等新品种,并结合当地万寿寺禅文化,打响高端禅茶品牌。目前,共开发高山茶叶种植基地200余亩,年产值达500多万元,带动当地80余名村民就业。二是实现“在家待业”向“朝九晚五”转变。针对民族村妇女劳动力因照顾小孩、老人不能外出务工的难题,把发展操作简单、时间安排随机性大的来料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民族村消薄增收的重要抓手。通过商会平台,成功推动生产皮鞋、运动鞋的乡贤企业衢州特美舒鞋业落户球川镇芙蓉村,吸纳村民70余人就业。此外,还整合农办、民政等部门政策资金,在5个民族村设立来料加工联系点21个,吸纳少数民族群众就业680余人次,发放加工费超过200万元。三是推动“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型。在招贤镇3个民族村建立乡贤议事会,组织引导乡贤参与重点项目帮扶,为美丽乡村建设出谋划策。融合乡贤涂国红提出的打造民族村全域旅游建议,启动“一江两岸五村”民族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对常山江沿江民族村进行统一规划,重点打造“招贤古渡”“宋诗之河”等黄金旅游带。依托赛得健康集团,打造三个少数民族村“滨水休闲+高端民宿”“精品种植+生态体验”“畲乡风情+民俗文化”发展模式,激发增收致富新动力。目前,“两岸民族村”累计吸引县内外游客2万余人,带动旅游收入300余万元。

做深结合文章 文旅兴村“润富”

一方面,积极推进畲族民俗文化传承与构建,加速民族特色文化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统战成员在开展社会服务和公益慈善中的引领作用,引导参与扶危济困、捐资助学、基础建设等,浓厚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一是打造特色文化新名片。充分挖掘民族村文化内涵、丰富文化业态,筹集乡贤基金200余万元,打造了高埂村抗战纪念馆、若溪书院、汇贤馆等统战现场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了畲族风情文化、常山喝彩等文化大礼堂。并将畲医的独特中医治疗手法“针炙疗法”和“祝由治病”纳入赛得健康医院的特色中医专科序列,进一步传承和发扬畲医药文化。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若溪抗战纪念馆已接待县内外20余批游客5000余人次游学。二是打响畲族风情新品牌。把畲族文化全面融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围绕“水沐畲乡”主题,将畲族特色融入到村庄建筑风格和展陈展览中,建设完成了畲族文化展馆、民族文化长廊和云高台畲族戏台等景观节点,通过举办“三月三”畲族风情旅游文化节等活动,全方位展示畲族竹竿舞、畲族婚嫁表演、乌饭宴、长寿宴等特色活动,让民族文化更有特色、更可观看、更有互动。近年来,吸引了游客5万余人次前来参观、体验。三是打开民族团结新局面。将民族村低保收入家庭、残疾人士、孤寡老人等纳入统一战线帮扶行动计划,发动有能、有心、有为的统战人士、民营企业家采取定点帮扶、结对共建、一对一帮扶等方式,开展精准公益帮扶,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如,杭州市常山商会设立民族村公益基金,每年定期开展捐资助学、敬老孝老等活动;赛得集团自2017年起每年春节为民族村60岁以上老人及贫困户、伤残家庭发放慰问金及物品,累计发放金额达3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