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岗:以笔为刀求真理

发布时间: 2021-12-09 11:13:29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华岗:以笔为刀求真理

李想


华岗是一位曾出席过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的老一辈优秀共产党人,他年轻时积极参加中国革命,后成长为中国共青团和党的宣传、统战系统的一名优秀干部,为党的事业以及祖国的解放和理论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宁波、南京积极参加革命

1903年6月9日,华岗出生在龙游县溪口乡庙下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里,在兄弟间排行老二。华岗在校学习成绩优异,1920年便考入衢州省立第八师范学校就读。入校期间刚刚是五四运动之后,受陈独秀、李大钊等革命者的影响,华岗在认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读到了《新青年》 《浙江潮》 《东方杂志》等进步刊物。受其影响,他积极开展学生运动,与多位思想进步的同学组织了“化妆演讲团”,自编自导自演以反帝为主要内容的话剧《亡国恨》,利用节假日到衢州城隍庙里公演,号召人们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

华岗等进步学生开展的一些活动,渐渐受到了校方保守势力的责难,并暗中采取措施阻挠学生参加他们开展的政治活动。华岗对校方这种保守的做法公开提出了批评,并要求由学生自治,这就使彼此的矛盾更尖锐了。他不得不于1924年2月下旬转往浙江省第四中学就读。

华岗改名为华少峰,从浙西来到奉化江畔宁波最大的学校——浙江省立第四中学读书后,终于找到了一片学习与成长的好环境。恽代英、陈望道、胡汉民、吴稚辉、戴季陶、杨贤江等名家常常来校给师生们作讲座,让华岗等受益匪浅。特别是恽代英针对当时华岗等一批青年学生受无政府主义思潮影响,产生所谓“不染党派色彩”的错误想法,在《学生杂志》上发表相关文章。还在1924年5月专为“答华少峰、若兰两君”,撰写了《学生政治运动与入党问题》,给予及时纠正和正确引导,使华岗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得到了较快提高。不久,他便由来宁波创建团组织的早期共产党人、团中央候补委员张秋人和省立四中新文化团体“雪花社”负责人、宁波团地委书记潘念之介绍,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宁波地委宣传部长,参与进步刊物《火曜》的编辑工作。他积极撰写进步文章,在《火曜》周刊与《四明日报》 《宁波评论》 《中国青年》等报刊上发表,宣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活动、主张和知识。

1925年8月29日,社会主义青年团南京地委改组。第二天,团中央派华岗主持南京团委的工作。同年9月,新成立的中共上海区执行委员会成立,华岗由中共上海区执行委员会书记吴芳、中共南京地委委员曹壮父介绍,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年9月26日、10月21日、10月30日,根据团中央的86号公告精神,华岗三次主持对南京团地委进行改组和分工,撤销了工农委员会、成立了经济斗争委员会,保留宣传部、组织部、学生运动委员会、妇女运动委员会等直属部门,并与党组织联合成立了职工运动委员会、训练委员会、出版委员会和民校运动委员会,使机构设置符合团中央的要求。到这年年底,举行书记会、支部会、干事会达48次,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11月改组了学联组织,保持了队伍的纯洁性。团地委还创办了《苏声旬刊》,引导团员、青年。同时,他还请来恽代英、肖楚女等早期共产党人到南京,给党团员和进步青年作报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到1926年3月,南京的团员就发展到96人,并建立了10个团支部。


赴苏联出席中共六大和中国共青团五大

4.12反革命政变前,华岗担任了共青团江浙区委宣传部长。这是一项非常重要和艰巨的工作,华岗奔波于上海、浙江、江苏一些城市之间,代表团区委机关指导工作。然而4.12反革命政变后,中共在各地建立的党团组织受到严重破坏。同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形势变化,撤销了中共江浙区委,分别成立了中共浙江省委和江苏省委,派华岗到杭州筹建共青团浙江省委,并担任共青团浙江省委首任书记。这年8月,中共中央又将华岗调任共青团江苏省委书记。1928年2月,华岗又被组织上派往天津任共青团顺直省委书记,管辖天津、北平、河北、河南、山西、绥远、热河、察哈尔一带的共青团工作。在这期间,华岗一面坚持与敌人开展斗争,一面恢复被敌人破坏的共青团组织,吸收一批思想进步青年加入团组织,为革命事业培养有生力量。

由于华岗的出色工作,赢得了中共中央和团中央的信任。1928年5月,华岗赴莫斯科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五次代表大会,同时还参加了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和少年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五次代表大会,是在党的六大闭幕后,于1928年7月15日至21日召开的。根据中共六大提出的新的方针和任务,提出共青团组织的基本任务是:争取更多的团员、青年团结在党的周围,为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面努力奋斗!最后,会议选举关向应为团中央书记、李求实为团中央副书记、李子芬为团中央组织部长、华少峰(华岗)为团中央宣传部长。同年9月底到10月初,华岗等代表分批从苏联回国。他回到上海后,便向江苏省委等党组织及党团员传达了中共六大会议精神。团中央机关刊物在4.12事变后被迫停刊,秘密出版了5期《无产青年》,华岗将其改版为《列宁青年》,并撰写了《中国共青团第五次代表大会的总结与精神》 《少年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目前政治形势和我们的责任》 《广州暴动后一年来的青年运动》等文稿,向团员青年传达团代会精神,提出新的工作目标,得到了团中央常委会的充分肯定。

1930年间,华岗回到上海养病,期间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这是中国出版的《共产党宣言》的第二个全译本,译文质量有较大提高,结尾处第一次准确译出了经典口号:“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被敌人逮捕出狱后创办《新华日报》

1932年9月,中央任命华岗为中共满洲特委书记。途中不幸被国民党当局抓捕,并判处他5年徒刑,被送往山东省第五监狱服刑。华岗和狱友们在狱中多次开展绝食等斗争,迫使看守人员不得毒打狱友,不准将变质腐烂的食物给狱友吃。

1937年2月16日,华岗等部分狱友从山东省反省院被送往武汉反省院,他同样与敌人进行了不屈的斗争。1937年9月,中共代表董必武到达汉口,与国民党磋商国共合作事宜。华岗闻迅后便设法通过中共在武汉地区搞秘密工作的冯乃超送信给董必武,简要告知了情况。10月16日,在当时第二次国共合作、联合抗战的形势下,由董必武以中共代表身份向国民党交涉营救,华岗与另一位被捕的中共高级干部任作民得以出狱。

华岗出狱后,中共中央先任命他为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部长。后经董必武推荐,中央任命华岗为《新华日报》总编辑。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在国统区武汉出版。作为《新华日报》的首任总编辑,华岗和报社的同仁们正确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为唤起民众,坚持抗战,反对投降而艰难创业,起到了教育人民、鼓舞民心、打击敌人的作用,不愧是“新华军”的坚强战士。毛泽东曾评价说:“《新华日报》是报纸,但更是手榴弹,更是机关枪……《新华日报》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是我们党的又一支方面军。”


在山东大学当校长期间建立功勋

1943年初经周恩来提议,中共中央任命华岗为南方局宣传部长,派赴云南做统战工作。他化名林少侯打入云南大学,以社会学教授的名义开展统战工作。他参加组织西南文化研究会,团结李公朴、闻一多、费孝通、吴晗等著名人士开展爱国民主运动。

1947年3月,国共和谈彻底破裂后,他随中共代表团一起回到延安。但在胡宗南率部包围延安前中共中央机关撤退时,华岗不幸在骑马时摔伤。1948年春,华岗经中央批准到香港治病,并协助中共香港工委做统战工作。

1950年4月,华岗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山东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他创办《文史哲》杂志任社长,同年出版《苏联外交史》 《目前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任务》。1951年春,济南华东大学迁到青岛并于山东大学,华岗续任校长兼党委书记,同年出版《五四运动史》。1953年,他出版《鲁迅思想的逻辑发展》。1954年,他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时还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哲学研究》编委,次年出版《辩证唯物论大纲》和《辩证唯物论和物理学》。

华岗在山东大学任职期间,与他一起工作的副校长童第周、陆侃如是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史专家,还有教务长、总务长和各院院长,也都是知名教授,富有办学经验。凡是学校的重大兴革事项,华岗都与两位副校长及教务长、总务长等共同商量,一起做出决定。因此,学校在这一时期出现一派生气蓬勃和兴旺发达的景象,被称为山东大学建校以来的一个“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