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灵鸟”一路高歌:让红色经典歌剧上演千场
发布时间: 2021-12-09 10:02:39
“百灵鸟”一路高歌:让红色经典歌剧上演千场
李骏
金永玲,农工党党员,浙江理工大学教授,浙江金永玲歌剧院院长。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美妙动听的歌声,回荡在青田县高市乡布满杜鹃花的山坡上。这是金永玲《祖国颂》百场巡回演出的现场。舞台前座无虚席,远处的树杈上、房顶上、拖拉机上,也坐满了观众。金永玲美妙的歌声在杜鹃花海中追波逐浪,观众的心在瑰丽的乐曲中飞翔。
舞台上那一束束仿佛燃烧的杜鹃花,正如金永玲火红的艺术生涯:深耕文艺沃土,传播民族歌剧;坚持与人民群众面对面、心连心,把歌剧唱给百姓听;站在文化体制改革前沿,把民营艺术团带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
西子湖畔的百灵鸟
被誉为“西子湖畔百灵鸟”的金永玲从小喜爱表演,学过越剧、京剧。 1981年,她以优异成绩考进浙江歌舞团,成为一名独唱演员。1983年,她到中国音乐学院金铁霖教授门下拜师学艺, 1987年,她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王品素教授。毕业后,她放弃一线大城市的大舞台,毅然回到了原单位。
1999年元旦后,金永玲决心在浙江举行《祖国颂》百场巡回演唱会。旁人看来,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金永玲捋起袖子就干起来了。她凭借个人影响力,组建起《祖国颂》巡演艺术团,从1999年1月25日起,自带设备翻山越岭,深入乡村就地搭台表演,从革命老区到海岛深山,从矿区工地到劳改农场,足迹遍布全省65个县(市、区),行程10万多公里,为50余万基层群众演唱100场,其中直接在农村露天搭台的就有61场。
场次密集、强度超高的演出让金永玲的声带出血了,医生告诫她:“近期不能再唱歌,不然嗓子可能就坏了!”但金永玲觉得无论如何不能失信于观众,短期治疗后又奔赴一线。
巡演所到之处,有观众拉出标语“感谢党的关爱、艺术家的关爱”。这让金永玲感受到了基层群众对文艺演出的强烈渴望。在四明山革命老区露天操场,村民从方圆几十里外扶老携幼赶来。金永玲面对2万余名父老乡亲一口气唱了15首歌。演出结束后,一位80多岁的老婆婆拉着她的手久久不肯离去,一个劲儿地说:“囡啊,你要常来哦!”
2000年1月24日,第100场《祖国颂》在嘉兴南湖边拉开帷幕。至此,金永玲终于一场不落地把100场演出进行到底。她的巡演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喜爱和领导的好评,锦旗和500多封感谢信源源不断地从各地寄过来。
创办金永玲艺术团
《祖国颂》百场巡演的成功让金永玲深刻体会到,基层群众的文艺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21世纪之初,文化体制改革之风拂面而来,金永玲萌生了创办民营艺术团的想法。她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如果我成功了,可以为群众的文化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作品;即使我失败了,也可以为文艺界提供借鉴和教训。”就这样,她破冰前行,于2000年12月20日创办了浙江省第一个市场化运营的民营艺术团。
艺术团建立了,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金永玲把艺术团的使命放在了歌剧上。
200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一个灵感在金永玲的脑海闪现:“我要在流行歌曲风靡的氛围中唱响红色经典,让年轻人看到它、欣赏它、喜爱它。”说做就做,金永玲在获得原编剧阎肃先生认可后,投资百万元筹备歌剧《江姐》,聘来一流导演、舞台设计和演职人员,对原剧进行创新式改编,开创了民营艺术团排演大型红色经典歌剧的先例。在文化部主办的第六届《映山红》戏剧节上,《江姐》不仅填补了以往没有歌剧参赛的空白,还一举夺得个人表演、导演、舞美等5项一等奖。
“洪湖水啊,浪呀么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么是家乡啊……”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金永玲排演了第二部歌剧《洪湖赤卫队》。当年9月8日,歌剧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首演,大获成功。
两部改编歌剧成功后,金永玲又有了原创歌剧的念头。2011年是鲁迅诞辰130周年,她设想把鲁迅的短篇小说《祝福》改编成歌剧。为此,金永玲一趟趟赶往北京和导演商量剧本,一次次请来作曲、舞美等主创人员,一样样添置演出装备。
这次创作的最大难度是人物形象的巨大跨度。她以前演的都是“江姐”这类的英雄人物,而《祝福》的主角是卑微佝偻的祥林嫂。这是一个难度很高、风险很大的挑战。为了演出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她搜集了各种版本的《祝福》,前前后后看了20多遍。
2012年2月15日19时30分,国家大剧院歌剧厅舞台下的灯光逐渐黯淡,舞台上酒红色的幕布徐徐拉开,乌篷船、石拱桥、黛瓦房……20世纪初的浙东鲁镇如画卷般徐徐展开,金永玲穿上灰蓝色破衣,拄上当作拐杖的竹竿,歪歪斜斜地靠在门边。祥林嫂的佝偻和怯弱,瞬间感染了整个剧场。民营剧团首次登上了中国最高艺术殿堂——国家大剧院的舞台。
力推经典歌剧进校园
“歌剧是一门高雅艺术,是舞台艺术的集大成者。”一谈起歌剧,金永玲总能进入一种忘我之态,“但看懂它的人还很有限,这十几年来我的生活中只有一个主旋律:创作歌剧、演出歌剧。”为了让歌剧传承发展,近十年来她不断在全省高校公益巡演。
《江姐》在浙江理工大学连演3场后,金永玲接到该校大学生艺术团学生的电话,希望能够参与演出。后面的演出中,部分学生登上了舞台,这是一次愉快而成功的合作。之后,金永玲主动邀请大学生艺术团和其他在校大学生参与歌剧团的实习管理和排练、演出工作。她也通过近距离接触,在帮助年轻人成长的同时,了解青年人的审美需求,在创作上不断创新。
青年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2020年,浙江金永玲歌剧院推出“信仰的力量”大型经典民族歌剧《江姐》巡演,传播红色经典,共筑精神家园。艺术团多次走进全省高校,有学生看后感慨:“歌剧激励我们树立信仰,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与力量。”金永玲的付出,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台州学院等高校送上了“德艺双馨艺术家”的锦旗,浙江中医药大学的锦旗上写着“传播高雅艺术、繁荣校园文化”12个大字。
从《祖国颂》一百场,到《洪湖赤卫队》 《祝福》《江姐》一百场、一百场、再一百场,上演总数已经超过九百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金永玲将《江姐》再演一百场,为建党百年献一份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