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党员荣获“国字号”荣誉,看看龙湾金牌调解员叶时钦有什么“绝招”
发布时间: 2021-01-20 08:32:36
近日,司法部表彰了一批“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民革党员、龙湾区海滨派出所驻所调解员叶时钦榜上有名,被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
这是自2020年10月叶时钦荣获“温州好人”称号,11月收获了“最美浙江人• 浙江好人”称号,12月他的工作室被正式命名为省级金牌人民调解工作室后,再次获得最重要的“国字号”荣誉。接连不断的优秀“战绩”,让温州乃至整个浙江,都为这个在调解工作方面独树一帜的“人民模范金牌调解员”喝彩。
金牌调解员坐镇
“打”出品牌优效应
叶时钦自2011年从事司法所派驻海滨派出所调解员工作以来,积极探索适应基层新形式的调解工作机制,涉及当事人5800余人,涉及金额高达6000万余元,调解成功率高达99%。
叶老师的负责与细致,让群众对他生出满满的信任,在他面前,大家都愿意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谈诉求、拍拍肩膀”。
2020年7月,海滨派出所接到一起财物损毁警情,由于案件发生地没有监控,财物损毁情况也因为外观形状难以明确判定,当事人双方对于赔偿金额、赔偿方式甚至赔偿原因几番争执不下。
接到报警后,海滨派出所民警知道这是一起棘手的纠纷案件,在做好先期取证后,及时通知驻所调解员叶时钦进行调解,随后叶时钦以透彻明晰的言语为双方摆明事实讲道理,让两人成功达成和解。
“调解工作,靠的是耐心和细致。语言艺术很重要,对群众负责的态度更重要。”这是叶时钦常与大家分享的工作经验。
2020年,海滨派出所“叶时钦金牌调解工作室”调解200余个案事件,涉及人数达500余人,收到群众感谢锦旗10余面,调解成功率高达100%。
驻所驻村驻企
产生“1+1>2”效应
“驻所工作室的辐射范围毕竟有限,要充分发动村居、企业党员加入调解,通过党员‘传帮带’,才能真的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叶时钦是“枫桥经验”的忠实践行者,他将这种精神深刻化入到了日常工作中。
为了扩大工作室的影响力和涉及面,叶时钦创新调解模式,邀请社区有名望的党员、村居综治办党员干部、企业党员代表等30余名具备相关调解技能的人士入驻,借力其驻村、驻企便利,致力于将社区矛盾、企业内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2020年7月13日,海滨辖区蓝田工业区一企业内,两名员工因经济纠纷互不相让,争执到几欲发生肢体冲突。该企业迅速联系“叶时钦金牌调解工作室”驻企党员调解员介入,在详细了解情况后,企业党员调解员积极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引导双方通过正当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成功化解两人纠纷。
自工作室成立以来,驻村、驻企调解员为调解室分流了至少30%的工作量,将海滨派出所辖区内各村居、单位原先“各自为阵”的党员调解力量汇聚起来,统筹调解资源,产生“1+1>2”的化学效应,打出基层社会治理有力重拳。
即“点”即调即解
“唱”出调解最强音
“叶时钦金牌调解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凭借叶时钦出色的工作成效,以及独树一帜的品牌创建效应,在龙湾“调解圈” 乃至浙江省矛盾纠纷化解领域,都唱出了“海滨调解”最强音。
2020年以来,调解工作室接待了包括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参观,他们通过实地观摩、体验工作室各项便民服务,体会到有深度、有温度的“海滨调解”。
“我们也赶一把互联网时代的潮流,现在工作室打造了线上‘云调解’平台,当事人可以在线‘点单’,选择调解员。”叶时钦向大家风趣地介绍着工作室的新机制。
2020年5月,海滨街道沙中村两名男子因琐事发生争吵,爆发肢体冲突,导致双方均有不同程度的受伤。在海滨派出所民警的引导下,两人在调解工作室坐了下来,由于双方本是熟人,冷静下来后已有几分后悔,遂主动提出调解。
“我听说你们工作室,有个小叶调解员很有名气,可以让他来调解吗,我们相信他。”后在叶时钦的介入调解下,两人和平协商,成功化解纠纷。
“调解工作多的是日常琐碎,但考验人的也正是这些日常琐碎。有时一个案件调解跨度长达一两年,磨人得很,但只要我接手了,就一定会追到结束,给群众一个交代,也是给自己一个心安。”叶时钦说。
警调衔接,画出新时代矛盾纠纷化解的新篇章。海滨派出所与“叶时钦金牌调解工作室”紧密协作,真正实现了“民警满意、群众乐意、社会和谐”的共赢局面,为打造创新、利民、益警的“警调联盟”模式走出了踏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