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北仑区牵头制定全国首个城市民族工作省级地方标准

发布时间: 2018-08-01 16:45:28    来源: 宁波市鄞州区委统战部

为不断提升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水平,进一步深化城市民族工作微组织、微窗口、微热线、微平台“四微”建设模式,有效推进民族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受浙江省民宗委委托,由宁波市北仑区民宗局牵头制定的全国首个城市民族工作省级地方标准草案《民族工作“四微”建设服务管理规范》日前完稿,正式进入立项申报环节。

作为浙江省城市民族工作“四微”建设模式的发源地,宁波市北仑区现有少数民族成分46个,人口近4.2万人。自2014年在全省率先开展城市民族工作“四微”建设试点以来,该区坚持从小处着眼,从实处着手,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触角从社区延伸到农村、企业、学校等城市“毛细血管”,并在社会保险、就业培训、劳资服务、义务教育等10余个方面形成规范性指南,极大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目前,该区已实现城市民族工作服务组织体系“全覆盖”,涌现出社区、企业、学校各类民族社团组织100多个,延伸各类服务窗口50余个,设立民族事务服务热线70余条,建立各类服务平台30余个,让少数民族流动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融得进、有发展,有效增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其经验做法得到省民宗委充分肯定,并在全省交流推广。

据介绍,《民族工作“四微”建设服务管理规范》编制工作坚持以浙江省首个城市民族工作指导性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民族工作的意见》为指引,以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政策宣传、民政救助、就业创业、素质提升、依法维权等民生问题为目标导向,紧密结合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实际,在深入总结实践创新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细化并提出系统性、规范性要求。其主要内容由建设和评估两部分组成。旨在通过规范城市民族工作“四微”建设的组织架构、现场管理、平台维护、服务提供和人员管理等方面内容,力求从各维度健全服务管理网络,提升服务管理水平,畅通服务管理渠道,深化服务管理理念,提出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具体标准,为开展标准化应用推广工作提供了系统规范的指导意见和具体要求,致力打造成为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的“浙江样本”。 (宁波市北仑区民宗局)

宁波市鄞州区建设新的社会阶层大数据平台

8月9日下午,宁波市鄞州区新的社会阶层大数据平台正式上线,以数据跑路实现管理信息化,以智慧图表实现管理可视化,绘下新时代“云上“同心圆。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主体构建起大数据平台,探索网络统战、数字统战、智慧统战的有效路径,在宁波尚属首例。该平台以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可视化为理念,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前端技术,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数据通过折线图、曲线图、饼状图等方式呈现。只要轻触手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可通过微信接口进入大数据平台,“新力量活动”“新力量资讯”“新力量足迹”等八大板块罗列其中,方便快捷。点击“新力量入会”,填写资料点击申请,就能实现线上申请加入鄞州区新联会。而在PC端,只要轻点鼠标,鄞州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数据在大屏幕上星罗棋布,一目了然,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做到全盘掌握、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