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送子上学:孩子,集体生活最重要的是“合群”

发布时间: 2018-07-01 16:19:05    来源: 北青网

1928年7月,胡适偕全家移步苏州,一方面是送长子胡祖望就读沪江大学附校,另一方面顺道游历、访友叙旧,还对公众发表了暑期演讲。

且看《胡适日记》1929年7月3日这一天,在标题处明确备注“在苏州”字样。当天,胡适全家人与友人一道游览了苏州天平山、寒山寺等名胜。8月17日,胡适在苏州青年会暑期演讲会中露面,为之做了终场演讲《哲学之将来》。

8月26日,已经回到上海的胡适,对借寓在苏州友人家中、即将开学的长子胡祖望还不十分放心,写了一封长信对其叮嘱了一番。信中有云:

“你这么小小年纪就离开家庭,你妈和我都很难过。但我们为你想,离开家庭是最好办法。第一使你操练独立的生活;第二使你操练合群的生活;第三使你自己感觉用功的必要。”

信中还特别强调了适应集体生活的诀窍——“合群”。胡适对儿子说,你现在要和几百人同学了,不能不想想怎么样才可以同别人合得来。人同人相处,这是合群的生活。你要做自己的事,但不可妨害别人做事。你要爱护自己,但不可妨害别人。能帮助别人,须要尽力帮助人,但不可帮助别人做坏事。合群有一条基本规则,就是时时要替别人想想,时时要想想“假使我做了他,我应该怎样?”“我受不了的,他受得了吗?我不愿意的,他愿意吗?”你能这样想,便是好孩子。

胡适把自己个人的人生经验与作为家长的种种期望,向爱子娓娓道来。

胡适在苏州其实早备足了“功课”,做足了“文章”。1921年7月30日,他应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一届暑期讲习会之邀做过两次演讲,主题为《小学教师之修养》及《实验主义》。据当年8月4日的《申报》报道,“听者满座,颇极一时之盛”;当时还是小学教员的叶圣陶就是此次演讲的忠实听众之一,听讲之后不久,他甚至将演讲内容及场景写进了小说《脆弱的心》。

1928年春,胡适又曾在苏州做过多次演讲。据《胡适年谱》可知,这一年2月24日至27日,胡适应苏州中学校长汪懋祖之邀到苏州讲演,在此期间“三十小时内演说了六次”。此次演讲的听众中,有后来成为著名物理学家、时为苏州女子中学高中生的吴健雄。吴一直深受胡适学说及思想的影响,于次年即入上海中国公学就读,在1929年至1930年间成了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的学生。

如今细细思量,胡适与苏州各界的世缘颇深。乍看纯属送子就学之举,实则早在为其爱子就学打好“外围”、造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