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驿家”:外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统战工作创新的“宁波名片”——以全国首个新型工业社区大港社区为例
发布时间: 2018-02-01 08:17:53
宁波市北仑区大港社区作为全国首创不设居委会的新型工业社区,现有企业438家,员工9万余人。其中外企占90%,外企管理技术人员超5000人。宁波市委统战部联合北仑区自2009年在该社区试点开展外企管理技术人员统战工作,围绕打造“阿拉驿家”(意为“我们的驿站和家”“我们是一(驿)家人”)目标定位,坚持“党建带动、统战推动,理念先导、服务引导,制度更新、载体创新”,积极探索人心凝聚起来、资源整合起来、人才组织起来、形象树立起来、作用发挥起来的外企管理技术人员统战工作“宁波路径”。
一、以组织创新为基础,坚持“服务先导、适度引导”,打造有利于人心凝聚的“温暖驿站”
一是以区域化大党建为依托完善主导网络。推进以北仑区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街道党工委、区域性综合党委、企业党支部为主体的统战工作网络建设,并明确主要职责。统战部门负责总体指导和工作协调,牵头召开联席会议;区域性综合党委负责区域内各类党组织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开展统战工作;企业尤其是外企党组织,直接担负联络和团结外企管理技术人员职责。二是以区级职能部门为依托完善服务网络。深化以“企业发展顾问团”为龙头,街道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为支撑,社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站为基础的服务网络。顾问团涉及23个区级职能部门,并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街道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担负落实决策、协调工作职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站负责人由社区主任担任,通过经常性走访联络和服务联谊,及时获取外企及管理技术人员服务需求并全力帮助解决。三是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为依托完善对象网络。根据区域分布划分四大片区,建立统战干部包片责任制。通过调研摸底,全面掌握数量规模、基本构成、政治面貌、思想动态,建立拥有100名代表人士和1000余名外企高级管理技术人员的信息数据库。成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现有会员98名,理事23名。按照“行业相近,区域就近”原则分四个小组,各配备一名专职工作人员担任联络员,共同开展日常工作。
二、以载体创新为依托,坚持“凝聚一起、结成一体”,打造有利于自我实现的“温情港湾”
发挥新联会“三大功能”,积极引导外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自我教育唱主角、自我管理当骨干、自我服务挑重担。一是教育引导功能“孵化器”。通过一刊(《我们大港人》)、一站(大港社区网站)、一台(大港电视台)、一号(大港直通车微信号)、一厅(百事宣教厅)、一室(统战工作室)、一所(新阶层会所)等,“双网结合”宣传统战政策理论,宣扬“闪亮基石”典型事迹,编印《路在脚下》人物风采集。成立“大港人讲师团”,开设“同心讲坛”“空中微课”等,并与北大、浙大等高校合作设立培训基地并个性点单,“内外结合”抓好政治引导、思想教育和能力提升。“动静结合”开展每月一次企业文化交流互访,一季一次“诸葛亮问诊”,一年一次体育比赛、文化联赛等。二是活动推动功能“助推器”。强化文化联谊,成立翰墨书画社、港伴摄影社等,并以“家”文化建立生病住院必探、思想困惑必解、生日喜庆必贺、外迁调离必送等“八必关爱制”。强化社会公益,引导投身公益慈善,共谋经济社会发展,累计捐款捐物5000多万元,“以商引商”引进三产企业100余家。强化政治参与,邀请列席党委、政府部门召开征求意见会、调研座谈会、情况通报会等,增强参政议政能力和民主参与意识。召开园区公交线路、企业路牌设置等专题座谈会30余次,收到提案212项,协商解决事项52项。三是服务凝心功能“稳定器”。“企业发展顾问团”通过政策说明会、融资助业会等提供政策服务。“法管家工作室”提供维权服务,并完善劳资纠纷预警、劳动关系协调、突发事件处置机制。“人才服务站”提供助业服务,广纳优秀人才项目。“爱创工作室”帮助更多个人和企业走上电商之路。“创意工夫工作室”引导立足岗位自主改善,并通过“创意发布会”挖掘更多“创意匠人”。“大港之约”奏响青年联谊、结缘谈心、浪漫之旅、集体婚礼“四部曲”。协调入学入托、成立爱心助教队提供子女关爱服务,采用结对助教和开设暑期放心班缓解后顾之忧。
三、以机制创新为牵引,坚持“综合评价、有序参与”,打造有利于作用发挥的“温馨家园”
新联会通过健全制度机制,形成行为规则,促进了外企管理技术人员统战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一是突出“三大特点”。首先是主题“新”。如“创意工夫工作室”通过专业化助跑、项目化运作,及时发出集结号,并通过“创意发布会”为企业厚植造血功能。其次是内容“实”。如通过“企业互访制”开展技术、信息、管理等链接交流,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和产业集聚依存度。再次是形式“活”。活动设计实施和时间地点选择既有规定动作,又有自选动作,力求广泛征求、合理制订、按需配料。二是追求“三大目标”。坚持需求、问题、满意“三个导向”,即会员需求在哪,服务重心跟进到哪,并把满意作为主要标准。坚持“四零标准”,即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标准零投诉,引导激励会员立足岗位,以“有为”谋取“有位”。坚持“外圆内方”,围绕“整理、素养、服务、效率、满意、坚持”要素,梳理责任、问题、资源、服务、项目“五张清单”,在感情联谊、学习交流、利益表达、产业链接、行业互助、培优推荐上形成长效机制。三是创新“三大机制”。以“一个体系、滚动晋级、分级激励”为抓手,制定星级创评方案,从政治素质、业务水平、社会贡献、参政议政四大类21项分值指标、3项一票否决及满意率测评构成1~5星级创评标准。通过滚动晋级机制,推动代表人士“对号入座”,并按星级高低实施分级激励,优先向党组织和人大政协等部门推荐,引导他们事业上有追求、社会上有责任、发展上有动力。近几年,共有32人被吸收为中共党员,23人分别当选为市、区人大代表和推荐为政协委员,12人成为区知联会和青联会成员,65人荣获区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家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