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晶:初心不变又五载 继往开来谱新篇
发布时间: 2017-04-01 03:33:00
5月12日,在民革浙江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吴晶连任第十三届委员会主委。“拳拳赤子啊,初心永不变……长长征途啊,相随到永远……”,谈起过去一届的履职感悟,吴晶将真情付诸笔端,亲自谱写歌曲《携手赴明天》献给民革,她用其中的一句歌词做了最好的回答。
初心永不变。五年来,民革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浙江省委和民革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实施“四大工程”,推动民革事业迈上新台阶。
2012年,吴晶接过浙江民革事业的接力棒,她稳中求进,提出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提升”这一主导思想。而继承发展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在内核精神不变的基础上,将民革工作用精准响亮的语言概括出来,既要让每位党员一目了然民革省委会的顶层设计,又要打响浙江民革的社会知名度。于是,“向心、助力、牵手、强基”四大工程应运而生,这既是浙江民革工作的规划蓝图,又是一张响当当的金名片。
民革浙江省委会率先创新开展“浙江民革骄傲人物”评选活动,谈起这个创意的由来,吴晶说,民革党员中有不少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因为没有被挖掘,所以很多都不被人所知,这就需要我们为他们搭建一个平台,让这些在岗位上建功立业的民革党员从幕后走到台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次骄傲人物表彰大会上,不仅现场挤满了前来学习的民革党员,连民革党员的微信朋友圈都被刷爆。“正如活动初衷,在先进的影响下广大民革党员见贤思齐,寻找差距,坚韧精进,更有作为。”吴晶说,这类成效显著的活动要形成机制,不断巩固、沉淀、延续。她打了个比方,党派的工作要“种树”不“种菜”,树要十年方能成材,而菜只种一茬就被割掉了。
2015年,吴晶提出了浙江的民革党员要有自己的“党员之家”,这个“家”能激发全省民革党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又是展示全省民革党员风采、宣传民革工作的窗口。两年间,近30个党员之家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遍布全省,浙江民革党员们都为有了自己的心灵港湾和精神家园欢欣鼓舞。
在吴晶领导下,民革浙江省委会的各项工作遍地花开,结出硕果。参政议政工作集全党智慧,为党委和政府助力;社会服务工作屡创品牌,“八大社会服务团”“浙江老龄文艺大学民革教学点”“法律援助民革工作站”“民革党员走进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等,彰显出民革的特色与优势。
大海航行靠舵手。面对不菲的成绩,作为一名党派省级组织的领头人,吴晶认为,这些成绩都归属于全体民革党员,她所做的就是领好路、服好务、搭好台,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让党员们成为民革舞台上的主角。
谈及今后的工作,吴晶提出,要在巩固“四大工程”基础上,发展“五大民革”这一全新理念。她说,随着历史发展,每个阶段,参政党都会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而这背后更应该清醒地看到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所以,党派的工作思路绝不能固步自封、闭门造车,过去优秀、科学的做法要一如既往地保持,同时也要不断改进,想出新点子、找出新路子。
承前启后的“五大民革”既是成果的升华,又为未来工作指明了方向,“其首位是打造‘同心民革’,这个心既是‘初心’,亦是‘忠心’,更是‘决心’,要把全省民革党员的思想政治信念汇聚成一颗红心,永不动摇,坚定不移跟党走;其次,打造‘智慧民革’,充分发挥全省民革党员的智慧,不断深化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要打造‘博爱民革’,传承中山精神,凸显民革特色,进一步推动社会服务和祖统联谊工作;四是打造‘活力民革’,确保民革党员队伍活水源头,建设一支浙江民革铁军,努力夯实组织建设基础;最后,打造‘网上民革’,党派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打破地域和界别的限制,用一张网把6000名民革党员连接起来,实现资源整合。”吴晶介绍说。
“再一个五年时间,我们的工作必然跃上又一台阶。”吴晶信心满满地说,浙江民革将紧密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为多党合作事业挥洒汗水,为民革精神传承拼搏出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