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实施“四新”工程 助力新生代建功新时代

发布时间: 2017-12-01 16:09:28    来源: 省委统战部

近年来,长兴县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把年轻一代非公有制企业家教育培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以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为平台,通过实施“新生代新组织”锻造工程、“新生代新品格”素质工程、“新生代新业绩”发展工程、“新生代新担当”引领工程,助力新生代企业家建功新时代。

一、实施“新生代新组织”锻造工程,彰显社团品牌活力

一是系统培育明方向。出台了《长兴县新生代企业家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重点围绕“搭平台、提素质、助发展、送关爱”四个方面,整合利用多种渠道、多种资源、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系统培育“新生代”企业家。二是健全组织强基础。在成立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的基础上,按照产业分类,成立新能源、纺织、建材、商贸服务四个分会,统分结合开展活动。17个乡镇(街道)园区也相应组建了组织,优化了联谊会的组织架构。三是树立典型亮风采。加强与有关媒体合作,借助《湖商》杂志、《新生代》专刊、《创业英雄》电视节目等载体,多维立体宣传报道28位新生代企业家在转型升级、创业创新等方面的典型事迹,营造新生代企业家创业创新、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二、实施“新生代新品格”素质工程,提升创业创新能力

一是加强学习增信心。坚持爱国敬业,切实增强家国情怀。成立了“长兴县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党委”,引导会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精神。连续四年组织会员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听党话、跟党走,从重走长征路到井冈山、从西柏坡到延安,重温历史,磨练意志,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自身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对社会的信誉,努力造就一支“政治上有方向、经营上有本事、责任上有担当、文化上有内涵”的新生代企业家队伍。二是组织培训提素质。注重新生代企业家的业务素养培育,组织会员骨干赴中央党校、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省社会主义学院参加长兴县新生代企业家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320余人次,学习宏观经济、现代企业管理、家族企业传承发展、企业文化等课程,提升个人素养与企业管理水平。三是结对帮扶练实功。建立新生代企业家成长“导师制”,50名企业导师团成员与106名新生代企业家结对,全方位“传帮带”。实施“青蓝接力”培养行动,举办“老一辈与新生代”企业家面对面主题座谈会6期,帮助新生代企业家提高企业管理的综合素质、抗御风险的防范能力和市场经营的自身内功。

三、实施“新生代新业绩”发展工程,助推企业发展转型

一是拓视野,为企业发展取经验。组织会员赴上海、杭州等地进行考察交流,有效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着眼联谊会会员需求,及时了解、掌握最新政策、新信息,开展“青年企业家沙龙”等交流活动,邀请职能部门领导解读政经热点,分析形势、政策带来的机遇,提高会员企业转型发展的能力。二是解忧虑,为企业发展强保障。启动“企业关爱季”,开展“‘亲’‘清’润民企”“政策惠民企”“健康强民企”三大助推活动。通过上门走访的形式,向会员赠送200多份党委和政府系列帮扶政策资料汇编,化解发展中的困难、成长中的烦恼。三是多交流,为企业发展增活力。定期举办创业论坛,围绕家族企业接班传承、管理创新等重点难点问题,交流探讨企业管理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学习借鉴经验做法。2017年以来,共举办联谊沙龙3次,经验分享会、创业论坛5场,参加人数达200余人次。

四、实施“新生代新担当”引领工程,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一是引导会员企业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引导会员积极参与“治水剿劣”“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村企同心同行·共建美丽乡村”等活动。组织100家会员企业与100个行政村结对共建,组建“剿灭劣V类水”志愿服务队,认捐“五水共治”资金400余万元。二是引导会员企业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组织会员赴农村(社区)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资助百名贫困学生光彩助学活动。在“重走长征路”活动中,签订了资助10名应届大学生完成四年学业的协议,累计资助金额达7万余元。三是引导会员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注重引导联谊会成员充分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在政治安排方面,将20多名会员安排在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召开新生代企业家恳谈会,长兴县委、县政府及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县人才办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问题。联谊会会员积极投入到参政议政工作中,讲求务实性、体现监督性、富有前瞻性,在服务发展大局上建睿智之言,在增进民生福祉上谋长远之计,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献务实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