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袖善舞剑在鞘 ——访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剑峰

长袖善舞剑在鞘 ——访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剑峰

发布时间: 2017-01-05 10:02:32    来源: 情系中华


2011年收购德国普瑞公司;2012年收购德国机器人公司IMA2014年收购德国内饰和方向盘总成公司QUIN;今年2月,用11亿美元并购了德国TS与美国主被动安全技术供应商KSS公司。在短短五年时间里,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掌门人王剑峰完成了这一系列跨国并购。

共通,艺术生也能做老板

王剑峰是学美术出身的,上世纪90年代毕业于杭州美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他曾经以为色彩与线条会是一生的追求,如果不是父亲经营的汽车紧固件小厂面临危机,自己可能还在继续追求艺术梦。

如今,作为一名在全球拥有多家跨国公司、5000多名员工、年销售额上百亿元的企业老板,王剑峰依然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只不过所用工具不再是颜料和画笔,而是快门和镜头。摄影是瞬间的艺术,更适合现在的他。或许是受过专业美术训练的缘故,王剑峰对构图、色彩、光线有着高度的敏感与独特的审美,许多寻常的风景被他的镜头定格后往往呈现出别样的效果:构图奇绝、色彩凝练,有油画般的质感,被誉为“业余爱好玩出专业水准”。他的作品曾多次入选国内外重要摄影赛事,还在德国、捷克等地举办过个人摄影艺术展览。

对王剑峰来说,商业经营中的行业趋势、发展机遇预判和艺术灵感捕捉在某种程度上有共通之处。在过去十几年时间里,他率领均胜电子走上一条通过国际并购积累全球研发资源、提高生产制造工艺的发展道路,从一家小型汽车功能件生产商变身为拥有多个国际品牌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主板上市公司,并且赶超国际一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实现了中国自主零部件企业的惊人超越,成功进入保时捷、大众、宝马等知名整车企业的全球配套体系,同时实现年销售额从2000万向100亿元的跨越。

并购,超越技术的瓶颈

回溯均胜电子的历史不难发现,公司每一次飞跃式地发展背后都有海外并购作支撑。

  2010年,正值国内房地产行业膨胀之际,许多人还在剔尖脑袋往里挤,王剑峰却把均胜集团旗下的地产项目全部抛售。结果受到同行、朋友的一致质疑,甚至嘲笑。实际上,这是王剑峰思考多年,最终作出的决定。

  1999年,王剑峰把握住美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天合公司拓展中国市场的机会,与其合资成立新公司,并出任中国区总经理。

  2004年,王剑峰离开天合,成立均胜电子,意图打造国际知名的中国自主零部件品牌。随着行业内同质化、低端化产品竞争日趋激烈,王剑峰积极寻找机会,力求突破技术“天花板”,带领企业转型升级,跳出区域制约,走向国际市场。汽车电子正是他瞄准的全新领域,但仅仅依靠自身努力,缺少研发资源和高端客户,均胜电子几乎不可能立足于国际市场,于是王剑峰选择了国际并购。

  2007年,均胜电子尝试与德国普瑞公司建立合资企业,结果却以失败告终。王剑峰没有放弃。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让德国普瑞陷入困境,并最终挂牌出售,均胜电子终于获得与德国普瑞和各竞争对手正面交锋的机会。

“太震撼了!”当王剑峰走进德国普瑞工厂,立刻被眼前的高度自动化厂区所震惊。他深知普瑞在汽车电子领域的领先地位,却没想到拥有这样先进的制造能力。“给你们20亿、10年时间,能造出这样一个工厂吗?”王剑峰问与他同行的考察团成员。可是,他没有得到答案。事实上,根本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做。

正是这一刻,王剑峰毅然决定要拿下德国普瑞,让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向智能化、自动化升级。但是收购需要大笔资金,王剑峰想到了集团的地产项目,决定通过抛售来获得收购资金。同年5月份,均胜电子完成了对辽源得亨的重组方案,成功借壳上市。

  20123月,均胜电子花费16亿元,正式对外宣布完成对德国普瑞公司的并购,由此获得了一家技术领先,在全球拥有6个分支机构,客户涵盖所有高端车型的德国老牌汽车主机厂,而且所得资产均注入均胜电子。

前后不到两年时间,王剑峰完成了抛售、收购、重组、上市等一系列令人咋舌的重大资产运作,被许多业内人士称作“疯子”。王剑峰说:“疯子的‘优势’在于想到就做,而且没人能够阻拦。”他赢了。均胜电子收购德国普瑞被誉为2012年国内十大跨国并购之一。

诚信,跨国并购的通行证

走向国际市场的均胜电子,更多的压力不是来自竞争对手,而是自己的客户。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容量的增长,国际整车企业越来越重视与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的合作。但来自中国市场的“买家”也会让他们变得相当紧张。

“你购买的目的是什么?怎么保证我的知识产权不被他人复制?”王剑峰说,在均胜电子并购德国普瑞之后,不只一家德国普瑞的整车客户向他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5年来,均胜电子用行动履行对客户的承诺,保证客户专利技术、知识产权安全,同时得以继续扩大合作范围。实际上,有不少国内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希望通过均胜电子来了解、学习甚至直接抄袭诸如奔驰、宝马、特斯拉等国际整车品牌的相关汽车电子、新能源技术设计方案,但那些想抄袭的企业都遭到王剑峰的坚定回绝:“这个要求,我是不能同意的。如果你想做产品,我们可以为你重新设计。”

王剑峰懂得,诚信是企业成功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去年,均胜电子将并购目标指向了德国著名汽车导航技术公司TechniSat(简称TS)。有一次,对方在酒桌上开的一个小玩笑让王剑峰至今难忘。“我能在一个星期之内约到默克尔(德国总理),你能约到你们国家总理吗?”面对德方略带傲意的提问,王剑峰直言道:“我也许可以在一个星期内约下宁波市长,但我们的市长也未必能约到总理。”通过多次交流,德方对均胜电子的信任日益加深,王剑锋表示,这是对我诚信的考验。

事实上,在这起并购中,均胜电子是资本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相比韩国企业对TS考察中的“指手画脚”,王剑峰则是抱以合作共赢的态度来对待这场并购。凭借以诚待人、尊重对方以及多年积累的技术实力,均胜电子最终战胜多家国内外大型电子企业,成功收购TS股权。王剑峰总结了均胜电子国际化发展得以成功的关键要素:除了拥有过硬的生产技术和高质量产品外,更重要的是诚信。

布局,技术协同推进全球化

均胜电子多年来的海外并购旨在逐渐布局,完善整个产业链,加强旗下业务的协同作用。2011年收购德国普瑞;2012年收购德国机器人公司IMA2014年收购德国内饰和方向盘总成公司QUIN;今年2月,用11亿美元又完成了对德国TS与美国主被动安全技术供应商KSS公司的并购。均胜电子不仅将TS汽车信息业务与原汽车电子业务整合,为整车厂提供更完整的HMI解决方案,同时借助对KSS的收购,成功进入汽车主被动安全领域。

同年54日,均胜电子海外并购再“战”下一城,旗下子公司PIA以约合人民币1.26亿元购买了美国EVANA公司100%股权和相关知识产权。收购之后,PIAEVANA将携手进一步完善均胜电子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产业的全球布局。

未来,均胜电子的汽车电子部门将把HMI理念、TS远程信息处理技术和汽车安全主被动系统进行集成,抓住汽车智能化、网络化发展的机遇,给客户带来更加完善的智能驾驶产品和服务。

融合,步入稳健发展快车道

王剑峰强调,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要做强、做大,必须跳出中国市场,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不过,“相爱容易相处难”。均胜电子面对一宗宗国际并购难道没有这样的困惑吗?“融合是争论的过程,种种冲突是中外企业合作中不可避免的。”王剑峰说,“作为收购方,我们应该尊重被收购方的独立性。”

在与德国普瑞资产整合初期,均胜电子希望关闭德国普瑞位于罗马尼亚的一家工厂,以帮助其度过艰难期。但德国普瑞认为,罗马尼亚工厂人工成本、地理位置、管理机制和地区环境都具有一定优势,而作为“外来者”的均胜电子对该工厂的分析、看法不够准确。双方经过协商,最终均胜电子作出让步。现在看来,保留这家工厂是正确的,它对德国普瑞欧洲业务提升有很大帮助。

“去年,我们的销售额迈向了100亿元。未来几年,我们的资产将会超过300亿元。”王剑峰表示,随着全球资产的融合与协同发展,今天的均胜电子已不畏惧产业寒流。均胜电子希望到2018年底,在驾驶控制系统领域能够跻身全球前三,并且朝着无人驾驶和车联网方向发展。同时还将在新能源动力控制系统和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项目上寻求突破,力争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中等规模汽车电子领航者。

王剑峰对事物的判断与把握,展现了一位艺术型企业家独有的理性与果敢,他的每次出手都是教科书式的精准和完美。长剑在鞘,笑走江湖。“也许,金融危机还会来。”王剑峰在静待下一次出手的良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